泰國媒體報道說,負責海軍采購的泰國國家委員會成員6月25日就潛艇采購問題召開了委員會會議。在會上投票的17名委員會成員中,大多數(shù)選擇了中國制潛艇,少數(shù)支持德國和韓國潛艇。最終決定泰國準備向中國以3.6億美元的單價購買3艘中國制潛艇。報道稱,委員會獲得并研究過的俄羅斯、瑞典、法國的潛艇方案未進入投票。
之前英國媒體消息稱,2015年泰國海軍司令部準備向國防部提出新的潛艇采購申請,提交項目要求清單和評估報告,然后計劃準備詢問報價。泰國計劃購買最多3艘潛艇,但是由于財政資金不足,可能會分成幾個階段逐步采購。預計采購價為10億美元。
泰國國防部長原則上同意批準這項采購計劃,前提條件是必須在本財政年度內提出詳細的采購計劃。有消息稱,1月12日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已經正式向泰國國防部推薦了代號S-26T的潛艇。
泰國海軍早前考慮了多種常規(guī)潛艇采購方案,其中包括中國041型(北約編號,或稱039A型)“元”級、俄羅斯“基洛”級、德國209型和法國“鲉魚”級潛艇。過去20年泰國曾經試圖與德國和韓國簽訂合同購買潛艇,也曾考慮過引進中國S-20潛艇。S-20潛艇是中國39A型“元”級潛艇的出口版。有關S-26T潛艇的消息暫時不太詳細。不過,它在爭奪泰國海軍合同時的主要競爭對手將是韓國“張保皋”級潛艇。
采購預算已經確認,泰國最終在質與量和價格貴賤之間做出了決斷

相較于其他方案S20潛艇的水下潛伏時間更長
泰國的潛艇購置計劃籌劃多年,但是在到底應該買什么樣的潛艇這個問題上一直很糾結。不過從開始至今泰國一直對噸位較小的高性價比潛艇情有獨鐘。2011年泰國海軍曾考慮購買6艘U206A型德國二手潛艇,認為U206A型潛艇更加小巧敏捷,這種潛艇排水量僅為450噸,因而更符合泰國海軍的需要。
泰國海軍的潛艇艦隊建設思路應該是很現(xiàn)實的,因為在大國博弈為主的印太兩洋復雜軍事安全環(huán)境下,泰國海軍的潛艇更主要的功能是對自身海防安全的維護。而選擇噸位較小的潛艇在海洋隱身追求上與當前的AIP潛艇建造潮不謀而合。
這也是為什么泰國海軍對德國的206A小潛艇以及德系209技術的韓國“張保皋”級潛艇選擇糾結的原因。從這一點看,排水量1200噸的張保皋級潛艇在競爭中會比3000噸的法國鮋魚級和中國的041占有買方主觀優(yōu)勢。
韓國“張保皋”級潛艇長56米,寬6.25米,水下排水量1285噸,航速21.5節(jié),潛深250米,載員30人,裝備有8具533毫米口徑魚雷發(fā)射管,可攜帶14枚魚雷或28顆水雷,其中的3艘艇經過改進還可發(fā)射美制“魚叉”潛射反艦導彈。從指標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首艇已經入役20年的韓國張保皋級潛艇個頭雖小但是性能上仍然是一款不錯的水下作戰(zhàn)利器。

中國S-20潛艇模型
泰國的預算明顯看出緊張,如果不是為了中長期潛艇性能可能嚴重落后的考量,泰國可能早就選擇購買德國的6條二手U206A小型潛艇了,因為購買這6條潛艇只需要不到2.6億美元資金。韓國的張保皋級潛艇9艘造價接近17億美元,單艇造價約2億美元,這還是20年前的價格。
加上成本上漲和技術升級的影響因素,現(xiàn)在一條張保皋級潛艇的采購價應該會換來6條206A無疑。但長遠來看,泰國選擇性能先進一些的潛艇還是應該的,其意義不能只用價格來衡量,對于戰(zhàn)略裝備還應該堅持寧缺毋濫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