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媒體9月30日發(fā)表題為“蔡拉客家票直搗國民黨地盤”的評論文章,全文如下
現離臺灣明年1月16日大選只剩下3個半月。在這最后沖刺階段,民進黨主席、“總統(tǒng)參選人”蔡英文最近全力搶攻客家票源,繼早前罕見地在北臺灣客家人聚居地桃園縣舉行民進黨全臺代表大會,上周又馬不停蹄地展開“浪漫臺三線”行程、深入客家地區(qū),在中秋節(jié)還用客家話錄制賀詞。民進黨方面更明言,未來對于客家族群、產業(yè)文化等,在中臺灣以北會有相當密集的選舉行程,這是大選前民進黨的重點之一。客家族群向來是藍綠必爭之地,雖然蔡英文目前選情看漲,但仍不敢忽視客家票源,看來蔡英文不僅是要取勝,還要大勝:跨過濁水溪,直搗國民黨大本營,為執(zhí)政奠定更深厚的民意基礎。

蔡英文全力搶攻客家票源
島內有四大族群:外省族群、原住民族群的政治傾向,全臺皆藍,可謂國民黨的鐵票;福佬族群除了花蓮、臺東、金門、馬祖地區(qū)外,可說從北到南皆綠;客家族群則是北藍南綠。臺灣有300多萬客家人,占全臺總人口16%,而客家人當中70%居住在新竹縣、55%在苗栗縣、30%在桃園市、16%在屏東縣。由此可見,客家人多聚居在北臺灣,鑒于其“北藍南綠”的政治傾向,多數客家人是藍營的支持者,尤以出身桃園的國民黨前主席吳伯雄為藍軍客家族群的代表。因此,民進黨想在北臺灣國民黨的地盤插旗,拉攏客家族群是重要手段。
2004年大選,除了“兩顆子彈”,客家挺藍票源的松動也是民進黨保住政權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今民進黨卷土重來,也瞄準客家票源。蔡英文四年前參選也打出“客家妹做總統(tǒng)”的口號,但她這個客家話不靈光的“半個客家人”最終不敵客家話流利的“客家子弟”馬英九。俗話說“士別三日,刮目相看”,自上次敗選后,蔡英文找老師補習客家話,如今她到客家地區(qū)拉票時,已能用客家話發(fā)表較長的致詞以及與客家鄉(xiāng)親拉家常。這對于蔡英文開拓客家票源助益不少。

馬英九客家話流利
此外,客家地區(qū)的國民黨籍地方人士倒戈支持蔡英文。據說,占苗栗縣人口6成的5大鄉(xiāng)鎮(zhèn)的鎮(zhèn)長都已表態(tài)挺蔡。國民黨地盤的客家票源出現松動跡象,一方面是因為“西瓜偎大邊”的效應,蔡英文支持率領先國民黨“總統(tǒng)參選人”洪秀柱,國民黨一些人見風使舵、見利思遷;另一方面,蔡英文這幾年經常到基層走動,建立人脈和感情,如今終于派上用場了。
島內客家大佬曾指出,如果不能真誠面對選民,只是為了操弄族群,沒有真正關心客家族群利益,臨陣磨刀,裝裝樣子,說幾句客家話,就以為能博得客家人的支持,恐怕是大錯特錯了?磥恚逃⑽娜粢_拓客家人票源,還得拿出包括兩岸關系等切實可行的政見,否則難獲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