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機載平臺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可以長時間滯留在空中,防止對方的突然攻擊,同時也可以迅速抵達戰(zhàn)區(qū)附近,進行示威飛行,迫使對方放棄作戰(zhàn)意圖,從而達到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的效果。正是因為如此,美國空軍決定B-52繼續(xù)服役到2030年以后,屈時該機將達到80歲高齡!
經濟實力雄厚的美國空軍尚且如此,我國空軍恐怕更無法通過全部更新作戰(zhàn)平臺來提高現有作戰(zhàn)體系的效能,在國產長劍-10巡航導彈裝備部隊以后,為轟-6改裝巡航導彈延長其使用壽命就成為一個理想的選擇,也就是通過兩種已有的武器裝備進行有效的整合,達到增強現有作戰(zhàn)體系的目的。
而為轟-6加裝巡航導彈的花費顯然要遠小于研制新型戰(zhàn)略轟炸機或者引進逆火式轟炸機的費用,并且長劍-10通過改進可以發(fā)射成陸射、艦射和潛射等多種型號,從而滿足不同軍兵種對遠程打擊能力的需要,形成連續(xù)、嚴密的火力打擊體系,這樣的投入實在有事半功倍之效。

不過就轟-6本身來說并不是一個合適的空射巡航平臺,該機最大缺點就是采用的渦噴-8發(fā)動機,推力小,耗油量大,加上機身彈艙容量較小,載彈量小,航程近。
因此飛機掛載巡航導彈的時候只能采用阻力較大的外掛的方式,這樣轟-6的缺點就變得更加突出,此外盡管經過多次改進,轟-6的航電系統(tǒng)仍舊比較落后,缺乏較為完善航電、火控及外掛管理系統(tǒng),所以我國空軍才會決定為轟-6換發(fā),這就是傳說中的轟-6K,該機實際上可以看作我國空軍的巡航導彈載機-實際上美國空軍也有為B-52轟炸機換發(fā)的想法。

根據海外資料,轟-6K用兩臺D-30KP發(fā)動機替代了原來的渦噴-8發(fā)動機,從技術上來講D-30KP并不代表著現代航空發(fā)動機的最新水平,但其各項指標比渦噴-8相比,提高還是非常明顯的,比如渦噴-8的最大推力在93千牛左右,重量為3230公斤。
而D-30KP達到107千牛,重量卻只有2300公斤左右,耗油量渦噴-8在1左右,而D-30KP只有0.5-0.7左右,兩者的尺寸相差不大,渦噴-8長為5.31米,直徑為1.4米,而D-30KP長度在5.7米,直徑最大為1.5米,因此只需要將轟-6的發(fā)動機短艙和進氣口適當加大,就可以滿足換裝D-30KP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