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大意:中國莫把日本民眾的抗議當做歡呼
據日本NHK電視臺7月15日報道,日本眾院和平安全法制特別委員會15日憑借自民、公明兩黨的贊成票表決,通過了以解禁集體自衛(wèi)權為核心內容的安全保障相關法案。日本執(zhí)政黨計劃16日在眾院全體會議上表決通過,完成眾院的通過程序。雖然民主黨等在野黨強烈要求繼續(xù)審議,但執(zhí)政黨為了能在參院審議后趕在本屆國會9月27日閉幕前正式通過安保法案而強行實施了表決。
日本強行通過安保法案的消息雖然在中國引起不少的關注與抗議,但由此事件引起的“日本2萬民眾抗議安倍法案表決游行示威”的報道,則遠勝前者給國人帶來的關注度!及有關報道,反對安保法案的2萬多名市民14日開始,在東京日比谷野外音樂堂召開集會,呼吁“廢棄戰(zhàn)爭法案”、“堅決反對強行通過決議”等,并在國會周邊進行舉行示威游行。
換言之,國人對后則消息的超高人氣關注度,已然稀釋著由安倍安保法案強行通過帶給國人的苦悶與煩惱,國人內心對安倍長期的警惕與怨恨也隨著日本民眾的聊聊抗議與反對聲而獲得瞬間遺忘,同時,愛好和平的中國,仿佛在力阻安倍危害世界和平行徑的努力中幾經失敗后,在日本民眾的“理智”與“冷靜”中找尋到的幾絲欣慰與快意,即日本民眾對日本安倍政府的反對與抗議聲,在國人看來幾乎成為歡呼聲,至少能夠引起“反安倍反戰(zhàn)爭”的內心共鳴!而將日本民眾的反對與抗議聲看做歡呼聲,曾今潤以為,這對中國正確理解或解決中日問題有百害無一益。

日本民眾抗議安倍
將日本民眾對日本政府的反對聲與抗議聲看做歡呼聲,首先就說明中國對日本政策失敗之后,或礙于“虛榮心”,或不承認失敗,所尋求的某種精神勝利法,以此說明中國所反對的日本政策在日本民眾那也“不得人心”,從而突顯日本政府相關政策的“不合理性”。
中國在該問題上的表現,雖然努力與“團結敵人的敵人”,但是,對“敵人的敵人”的定位絕對不能只停留在幾聲不輕不癢的抗議與反對聲中,要知道,其中的“反對者與反對聲”很有可能比其反對的更加過激,其之所以反對,很有可能是出于對該政策“反華目的”不夠激烈。中國若歡呼于此類“反對者”無疑是自招損友。

日本民眾抗議安倍
而且,中國在面對日本的咄咄挑釁而無力反擊之后,只為滿足于一時的虛榮心,而將所有的欣慰與快意寄托與“日本民眾抗議聲與反對聲”中,非但會加劇日本政府得寸進尺的挑釁欲望,而且會自我模糊正確看待日本的雙眼,麻醉自我,以而自陷自我臆想的陷阱,并日漸丟失一次次的反擊主動權而淪為被動迷惘之境地!
對日本民族性格有所了解的人,從來不會輕易將日本民眾的行為定義在某一個點或一個面上,其從來都游離于矛盾的兩面,要么忍耐,要么爆發(fā),且忍耐與爆發(fā)沒有固定的界限,而只在更好生存的縫隙之間!因此,日本民眾的支持與反對,歡呼與抗議,也絲毫不以中國意志而轉移,中國對日本民眾的反對與抗議當做歡呼,也只是中國一廂情愿之舉,要不得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