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臺灣學生對中國夢的理解讓整個臺灣集體沉默
一開始看到中國夢這個主題,腦中不知怎么的,突然浮現(xiàn)臺灣電影《逗陣兒》中的某些畫面,關于臺灣獨有的眷村文化,蕃薯和芋頭怎么相互融合、怎么相互照顧,也許許多大陸朋友們不知何謂眷村,甚至沒有聽過,那也沒關系,就讓我用我自己親身經(jīng)歷的故事,來說說在我眼中何謂中國夢,以及我深刻體驗到的兩岸情懷,那些真實的感動。
相同歷史流傳至今
我從小生長在臺灣這塊美麗的寶島上,是個土生土長的臺灣囝仔,對于我們這群90后的年輕人來說,有時候真的無法從歷史片段里理解,長輩們口中什么樣的原因導致兩岸分家,甚至無法體會當時本省人與外省人所造成的對立有多么嚴重,但我相信最重要的是,幾十年來我們一同走過了整個過程,得到了令人欣慰的結果。
雖然我只是這股洪流中的一小部分,但也因此讓我決定走出臺灣這座小小的島嶼,踏上祖國大陸的土地,尋找著大人們口中最原始的兩岸情懷,利用我的腳、我的眼、我的心去感受這片土地帶給我的溫暖。
初來乍到的我,對這片土地上所有的一切人、事、物除了抱持著以理性客觀的角度審視一切外,我還急著想要知道彼此真正的差異在哪?
從本質(zhì)上來說,我們同為中華文化的血統(tǒng),傳承了同一份族譜,講著相同的語言,有句俗語說一樣米養(yǎng)百樣人,更別說是不同背景下成長的我們,兩岸的關系有著說不清的淵源與緣分。
記得在北大第一年的求學日子里,遇到的每一位大陸同學,幾乎都會問到有關于老蔣和老毛的歷史故事,并交換著我們彼此的看法,在我有記憶以來,他們的故事永遠說不完,卻一直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