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av狠狠爱一区二区三区,午夜久久久久久禁播电影,天堂8资源在线中文www,香港三级日本三级a视频,无码av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中網(wǎng)首頁-資訊中心-商業(yè)-內(nèi)幕-商評-財經(jīng)-股市-精英-科技-互聯(lián)網(wǎng)-創(chuàng)業(yè)-汽車-企業(yè)-專題-娛樂-社會-圖片-問吧

主頁>娛樂生活>娛樂要聞>

昆侖山交響音樂會:圣殿般的雪山

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 時間:2010-08-17 06:32:38
昆侖山交響音樂會:圣殿般的雪山

昆侖山(圖片來源:資料圖片)

  聽,來自昆侖雪山的圣詠

  昆侖、祁連、三江源地……

  高遠(yuǎn)雄闊、瑰麗靈動的青海,不僅僅存在于典籍之中、人們的想象之中;今天,這塊地理和文化板塊極其豐富多彩的高大陸,正以前所未有的姿態(tài)和步伐,走向世界,融入世界。

  青海湖國際詩歌節(jié)、三江源國際攝影節(jié)、世界山地紀(jì)錄片節(jié),還有一年一度的環(huán)湖賽……青海向世界介紹自己的方式是如此特別,如此有力,如此具有美感。

  《圣殿般的雪山———獻(xiàn)給東方最偉大的山脈昆侖山交響音樂會》,昆侖山則是中華大地的主脈,也是中華神話的搖籃,代表著中國遠(yuǎn)古文化的最高峰。

  中共青海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著名詩人吉狄馬加說,上古神人盤古、女媧、伏羲等都出自昆侖;中國著名女神西王母也生活在昆侖之丘。因此,昆侖山在中華民族文化史上有“萬山之祖”的顯赫地位。昆侖山就是中國的奧林匹斯山,是眾神所居之地。

  請記住這個時間:2010年8月16日;

  請記住這個地點:青海省格爾木市海拔4300米的昆侖山口玉珠峰;

  請記住這次莊重、圣潔的盛會《圣殿般的雪山———獻(xiàn)給東方最偉大的山脈昆侖山交響音樂會》。

  ——因為,由詩人吉狄馬加作詞、杰出作曲家郭文景先生譜曲的音樂會主打演奏曲目《圣殿般的雪山》,以深沉的思想、博大的情懷和穿越時空的呼喚,贊美輝煌燦爛的東方文明,展示了一個古老民族文化記憶的時代傳承。

  ——因為,青海之所以向世界奉獻(xiàn)這樣一場壯觀的音樂會,是力圖面對圣殿般的雪山,滿懷對文明的敬仰,重塑神話、領(lǐng)悟歷史、展示文化。

  ——因為,通過傳神的音樂語言,將喚起文化根源的認(rèn)同,探討傳統(tǒng)文化的歷史意義和現(xiàn)實價值,贊頌中華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贊頌富裕文明和諧的社會,贊頌改革開放和西部大開發(fā),從而引發(fā)人們強烈的祖國榮譽和堅定的文化自信心,民族自豪感。

  昆侖期待著這樣的自我表達(dá),青海期待著這樣的自我表達(dá);而世界也在期待著昆侖的表達(dá),青海的表達(dá)。

  聽,就在今天,昆侖將通過我們的耳朵,以交響合唱的音樂形式,喚醒我們的記憶,激發(fā)我們的創(chuàng)造力,歌頌高貴自由的民族精神,探索光明圣潔的生命價值,唱響一首四海之內(nèi)皆成兄弟的愛與歡樂之歌。

  聽,來自昆侖雪山的圣詠……(作者:李羌)

  從英雄的挽歌中復(fù)活

  當(dāng)我的舌尖傳頌著神靈的贊辭

  遠(yuǎn)方的大海停止了藍(lán)色的渴望

  我們是真正的雪族十二子

  剛剛從英雄的挽歌中復(fù)活

  只有在這太陽永恒的領(lǐng)地

  鳥的影子,生命的輪回

  才能讓我們的記憶變成永恒

  (——摘自《圣殿般的雪山》)

  這是一首獻(xiàn)給一座圣山的詩行,詩歌的作者是青海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著名詩人吉狄馬加。在這首名叫《圣殿般的雪山》的詩歌中,詩人以無限的激情,謳歌了東方最偉大的山脈——昆侖山。

  一

  昆侖山是亞洲中部最大的山系,也是中國西部最主要的山系。它西起塔吉克的帕米爾,東至昆侖山口,和毗鄰的青藏高原的著名山脈——布爾汗布達(dá)山、巴顏喀拉山、唐古拉山脈、阿尼瑪卿山構(gòu)成了青藏高原上最宏偉的山脈群。著名地理學(xué)家、《中國地理雜志》總編輯單之薔先生曾這樣說:“就地理概念而言,包括昆侖山在內(nèi)的青藏高原上的諸多山脈,是青藏高原乃至整個中國賴以生存的骨骼。”

  不僅如此,昆侖山還是中國人精神的象征。

  昆侖是中國昆侖神話的誕生地,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夸父逐日等著名的神話故事都與這座山脈有關(guān)。吉狄馬加說:“同所有古老文明一樣,中國遠(yuǎn)古神話是古代文明的土壤和源泉。在中國古代神話的大觀園里,昆侖山無可置疑地立于統(tǒng)領(lǐng)地位。昆侖神話是我國保存最完整、結(jié)構(gòu)最宏偉的一個體系,磅礴大氣、雄渾詭奇的昆侖神話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源頭之一,是中國作為文明古國的象征,也是中國早期文明的曙光。昆侖神話源遠(yuǎn)流長、博大精深,有著極其深厚的影響力,代表著中國遠(yuǎn)古文化的最高峰。上古神人盤古、女媧、伏羲等都出自昆侖;中國著名女神西王母也生活在昆侖之丘。因此,昆侖山在中華民族文化史上有‘萬山之祖’的顯赫地位,不僅是中華大地的主脈,也是中華神話的搖籃?梢哉f,昆侖山就是中國的奧林匹斯山,是眾神所居之地。”從這個意義而言,昆侖山無疑就是中國人精神的象征。它代表著頑強拼搏的精神,它昂揚著奮發(fā)圖強的理念,它傳達(dá)著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它傳遞著中華民族世世代代薪火相傳的理想和信心。于是,遙想著一個偉大時代的構(gòu)建,一代偉人毛澤東曾留下了“飛起玉龍三百萬”的宏偉詩篇;于是,面對著一個偉大民族的復(fù)興與騰飛,維新志士譚嗣同曾發(fā)出“去留肝膽兩昆侖”的感嘆。

  二

  這是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對昆侖山發(fā)出的由衷贊美。

  可是這似乎不夠。2010年7月27日,北京好苑建國酒店。吉狄馬加宣布,8月16日,青海將在格爾木市昆侖山玉珠峰腳下舉辦一場名為《圣殿般的雪山——獻(xiàn)給東方最偉大的山脈昆侖山交響音樂會》的交響音樂會。吉狄馬加在新聞發(fā)布會上說:“如果說珠穆朗瑪峰是一個自然高度,昆侖山就是一個‘偉大民族的文化高度’,在昆侖山玉珠峰腳下奏響歌頌自然和生命的交響樂,將是人類音樂史上的一個創(chuàng)舉,是一次‘不可復(fù)制’的絕唱。”

  這是一次人類獻(xiàn)給昆侖山的頌歌,這是人類又一次對靈魂家園的追溯和思考。

  說起《圣殿般的雪山———獻(xiàn)給東方最偉大的山脈昆侖山交響音樂會》的起因,吉狄馬加說:“沒有人懷疑,信息科技和以此為核心的傳播手段,把21 世紀(jì)送上了一條人類歷史從未踏上的高速公路,人類社會和人類文明在這條道路上碰撞、交流、融合,并且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駛向未來。這是一種令人應(yīng)接不暇的景象。然而,未來并不明朗,因為在那個強烈誘惑的光環(huán)下,缺乏一種厚實有力的文化接應(yīng)。所以,我們又看到,整個世界從未像21世紀(jì)這樣充滿著對傳統(tǒng)文化的自覺與迷戀。無論東方還是西方,無論文明古國還是現(xiàn)代發(fā)達(dá)國家,所有民族都在從文化的深層積淀中鑄造打開未來之門的鑰匙,構(gòu)建通向未來的話語體系。于是,古希臘、古羅馬文明被重新挖掘,古埃及文明被重新解釋,古印度文明被重新認(rèn)識,延續(xù)至今的中國文明當(dāng)然被推到了歷史的前沿。而這個古老文明最甜美的果實之一,就是遠(yuǎn)古神話。”

  回望的目光深邃而凝重,這樣的回望絕不是當(dāng)代人無病呻吟的“世紀(jì)末情懷”的發(fā)作,我們堅信這樣的回望旨在重塑神話、領(lǐng)悟歷史、展示文化,通過傳神的音樂語言,喚起文化根源的認(rèn)同,探討傳統(tǒng)文化的歷史意義和現(xiàn)實價值。

  詩人吉狄馬加用他如歌的情懷給了這樣的理念細(xì)致入微的詮釋,他說:“每個民族都并非為了消遣而創(chuàng)造神話,并非為了打發(fā)日子而講述那些傳說。神話講述的并非僅僅是關(guān)于神的故事,它講述的是人與神的關(guān)系,講述的是人與自然在精神上的不可分離性。這些故事至今依然是高原民族精神生活和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們活著、流傳著,一代代傳下來。伴隨幾千年的演繹,昆侖神話已經(jīng)由一個神靈譜系擴展為一個根脈發(fā)達(dá)、包羅萬象、遍及神州的民族文化系統(tǒng)。在面向未來、回望歷史的文化觀照中,昆侖神話就必然要進(jìn)入我們的視野。所以我們面對圣殿般的雪山,滿懷對文明的敬仰,以重塑神話、領(lǐng)悟歷史、展示文化為目的,策劃并組織了這臺獻(xiàn)給東方最偉大山脈的交響音樂會。音樂會將致力于一種文化的解構(gòu)和闡釋,通過傳神的音樂語言,喚起文化根源的認(rèn)同,探討傳統(tǒng)文化的歷史意義和現(xiàn)實價值,贊頌中華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

  三

  在格爾木市以西一百多公里外,有一片海拔4300多米的開闊河灘,人們把這里稱為“西大灘”。這里背靠規(guī)模龐大的玉珠峰礦泉水生產(chǎn)基地,面朝雄偉瑰麗、氣勢磅礴的昆侖山東段最高峰———玉珠峰。作為中華文化的源頭,昆侖山所孕育的諸多神話無不與中華民族的起源息息相關(guān)。

  站在玉珠峰腳下,風(fēng)和日麗的時候,藍(lán)天襯著雪山引人遐想;細(xì)雨迷蒙的時候,雪山在云霧的繚繞下,亦真亦幻,仿佛遠(yuǎn)古神話中的圣境。雪山腳下,一條由冰川融水形成的河流蜿蜒向東,河水清涼,沁人心脾,讓人不禁心生疑惑——難道我伸手所觸的竟是雪山的靈魂?如果說,需要用一種世界上最美的語言來向世人講述這里的神話,探尋這里的歷史,并最終闡釋這里的文化,那么,音樂應(yīng)該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得知《圣殿般的雪山——獻(xiàn)給東方最偉大的山脈昆侖山交響音樂會》選擇在玉珠峰腳下的西大灘舉行,格爾木人不禁喜從心來。他們?yōu)樽约壕佑诘厍蛑畮p的東方古文明圣地,在中華民族文化史上享有“萬山之祖”和中華神話搖籃盛譽的昆侖山而自豪。

  7月23日,格爾木市政府召開專題會議,部署音樂會籌備工作,格爾木市委副書記、市長朱建平說:“《圣殿般的雪山——獻(xiàn)給東方最偉大的山脈昆侖山交響音樂會》是格爾木市今年重點承辦的節(jié)會,這對進(jìn)一步促進(jìn)全市對外交流開放,充分展示和打造獨特的高原文化,切實提升格爾木市對外知名度起到積極作用。全市將高度重視,把這次音樂會辦成高水準(zhǔn)、高品位的盛會。”為了保證音樂會的最佳效果,格爾木市文化廣電、電力等各個部門在西大灘布設(shè)了高質(zhì)量的電力和音響等基礎(chǔ)設(shè)施,同時有關(guān)部門根據(jù)當(dāng)?shù)氐臍庀蠛偷匦翁攸c確定了最佳的演出時間。世界上首次有交響樂團在4300多米高海拔地帶,面對圣殿般的雪山,奏出對文明的敬仰,呼喚對文化根源的認(rèn)同,贊頌中華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奏出的是富裕文明和諧的社會,是改革開放和西部大開發(fā)奮進(jìn)的腳步。作為世界音樂史上前所未有的一次演出,本次音樂會不僅是格爾木人的驕傲,更是所有中華兒女的驕傲。

昆侖山交響音樂會:圣殿般的雪山(2)
昆侖山(圖片來源:資料圖)
昆侖山交響音樂會:圣殿般的雪山(2)
《圣殿般的雪山》作詞——吉狄馬加
昆侖山交響音樂會:圣殿般的雪山(2)
《圣殿般的雪山》作曲——郭文景
昆侖山交響音樂會:圣殿般的雪山(2)
北京交響樂團音樂總監(jiān)——譚利華

  雄奇瑰麗莽昆侖

  昆侖山是中國神話之源,也是中華民族神話傳說的搖籃。

  蘊藏著無盡壯美、神秘和富饒的昆侖山,從遠(yuǎn)古開始,就是中華各民族共同向往的圣地,磅礴大氣、雄渾詭奇的昆侖神話更是承載了中華民族最瑰麗的想象。

  神話中的仙境

  昆侖山是中華民族的象征,古人尊為“萬山之宗”“龍脈之祖”,因而有“國山之母”的美稱。她西起帕米爾高原,全長2500公里,海拔5500米至6000米,寬130公里至200公里,總面積達(dá)50多萬平方公里。

  昆侖山猶如一條玉帶,橫貫東西數(shù)千里,將無數(shù)江河湖海攬入懷中。她從帕米爾高原隆起,凌空而下,浩浩蕩蕩,氣勢磅礴。在那片神奇的土地上,群山連綿,萬仞云霄,雪峰高聳,冰川縱橫,巍峨神奇,構(gòu)成了一幅人間仙境的美麗畫卷。

  千百年來,昆侖山屹立在青海這片高大陸上,并以萬壑縱橫、冰峰爭姿、奇幻神秘之姿,向世人展示著輝煌燦爛的舞姿。正是由于昆侖山的高遠(yuǎn)、神秘,中華文化眾多的神話故事皆出自于此,女媧煉石補天、精衛(wèi)填海、西王母蟠桃盛會、白娘子盜仙草、嫦娥奔月等源遠(yuǎn)流長、博大精深,優(yōu)美動聽的昆侖神話就產(chǎn)生于神話中的仙境——昆侖山。

  中國第一神山

  昆侖山是個千古之謎。傳說中的昆侖山位之西北,連綿起伏數(shù)千里,高達(dá)七八千丈,風(fēng)景秀麗,地勢險惡,是眾神聚居之地。

  相傳昆侖山的仙主是西王母,居住在瑤池,每年西王母在此舉行蟠桃盛會,眾神歡聚一堂,談仙論道。據(jù)《山海經(jīng)·海內(nèi)西經(jīng)》說,昆侖山是海內(nèi)最高的山,在西北方,是天帝在地上的都城。

  傳說中,瑤池便是昆侖河源頭的黑海,這里海拔4300米,湖水清瑩,氣象萬千,四周草青沙白、鳥禽成群,珍稀野生動物棲身生子,悠然自得。站在昆侖山口,東西昆侖盡收眼底。往東看,在靜寂的萬古雪野中,玉虛峰孤兀雄起,勢壓萬山,造就了冰雪世界特有的自然景觀。傳說,玉虛峰是西王母女兒玉虛公主的化身,這里山峰巍峨高聳,峰頂終年云霧繚繞,白雪皚皚,山間奇峰怪石活靈活現(xiàn),飛禽走獸不時出沒。不遠(yuǎn)處又有玉珠峰,相傳是西王母另一個女兒玉珠公主的化身。玉珠峰終年積雪,冰川縱橫,巍峨壯觀,峰南側(cè)地形各異、鬼斧神工,冰川末端形成十余米高的冰琴,壯觀瑰麗。位于昆侖河北岸的昆侖泉是昆侖山中最大的不凍泉,水量大而穩(wěn)定,傳說是西王母用來釀制瓊漿玉液的泉水。

  昆侖山在中華民族文化史上有“萬山之祖”的顯赫地位,還是明末道教混元派(昆侖派)道場所在地,人們尊稱她是中國第一神山。

  中國古典神話的源頭

  昆侖神話是我國保存最完整、結(jié)構(gòu)最宏偉的一個體系。中國古典神話中,上古時期眾多的神、人神和神人,大多出自昆侖。

  昆侖神話是以昆侖山及其相關(guān)的神話人物如黃帝、西王母為主題的神話,其次是與這些神話相關(guān)的各種稍顯零散的神話,如嫦娥等神人、開明獸等神獸,不死樹等神樹,還有共工、伏羲、大禹、周穆王、東王公、漢武帝、牛郎織女等的傳說故事組成。

  昆侖山是東方的奧林匹斯山,是眾神的樂園,山上住有神通廣大、無所不能的神仙。在這些神靈當(dāng)中,對后世影響最大的要數(shù)婦孺皆知的王母娘娘——西王母。提起西王母,人們一般知道她的后世形象王母娘娘雍容華貴,吃蟠桃,喝玉酒,協(xié)助玉皇大帝治理天上人間。但昆侖神話中的西王母形象是“虎齒豹尾、蓬發(fā)戴勝、善嘯穴居”,她有著懲罰諸神和人類的巨大權(quán)力。昆侖神話中還有許許多多與西王母相關(guān)聯(lián)的故事,其中后羿射日、求藥及嫦娥奔月是最有情節(jié)和影響的篇章,而西王母會見周穆王、與漢武帝相會,以及東王公和牛郎織女等神話都是西王母神話的一部分。

  黃帝是昆侖神話中最大的天神,他本來長著四張臉,可以同時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后來他又衍生出一張臉,在他的周圍還有四位天帝幫他分別管理著東西南北四方。與昆侖山密切相關(guān)的另一位悲劇英雄就是聲名顯赫的共工,共工有不同凡俗的奇特長相,蛇一樣的身軀上長著人臉紅發(fā),他是一個兇狠的水神。在與顓頊的斗爭中共工被打敗,于是怒氣沖天的他一頭把一座圓圓的大山攔腰撞斷,人們就把這座不圓了的山叫做“不周山”。共工怒觸不周山是昆侖神話中富有激情的故事之一。

  昆侖神話中還有大禹治水到昆侖山、伏羲女媧婚配昆侖、女媧摶黃土造人、夸父追日到日月山、西王母盛開蟠桃會、戰(zhàn)蚩尤黃帝統(tǒng)華夏、西王母營造青海湖、道教樂園與龜山金母等神話經(jīng)典故事。這些磅礴大氣、雄渾詭奇的昆侖神話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源頭之一,是中國作為文明古國的象征,也是中國早期文明的曙光。

  昆侖山橫空出世、橫亙東西,這塊廣袤遼闊的土地上孕育出了絢麗多彩的昆侖神話和傳說,在光怪陸離的神話殿堂里,揭開了中華民族炎黃文化的創(chuàng)世序幕。昆侖神話波瀾壯闊,它如同昆侖山一樣的磅礴氣勢將中國的神話推向頂峰,將古代人對于神話的美好愿望表達(dá)得淋漓盡致。在中國民間神話中,其核心人物是女媧、西王母,其次是盤古、伏羲、炎帝、黃帝、媽祖,再下來才是天皇、地皇、人皇、顓頊、碧霞元君等,八仙等諸多神話人物均是依附于昆侖主體神話人物的,因此昆侖神話是光輝燦爛的民族瑰寶,它是遠(yuǎn)古文明和原始自然宗教的融合,是中華文化的母體,在各個以地域、人文為特色的神話系列中,其主線和基本內(nèi)涵仍是昆侖神話。千百年來,昆侖神話是貫穿、滲透到人類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一條中樞線,亦是民族魂魄和民族精神。

  王母有約赴瑤池

  昆侖山既是中國的神話之山,也是中國歷史文化的發(fā)端。這片神圣之境,編織出了許多美麗動人的神話傳說。這些神話和傳說串聯(lián)而成的昆侖神話,構(gòu)成了中國神話的史詩,它像母親的乳汁一樣,使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在文化上深深打上了民族的烙印。因此,昆侖神話,這部中國神話的史詩以其瑰麗的想象、奇特的情節(jié)、豐富而鮮活的人物形象征服了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心靈,在他們心中留下了深深民族文化的烙印。

  昆侖神話 中華文化的母題

  昆侖神話,是產(chǎn)生于中國西部昆侖山地區(qū)的一個文化大系。她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與人類的產(chǎn)生和發(fā)展是同步的,只是人類的初始階段,由于受語言、文字、地理等諸多因素的限制而沒有形成系統(tǒng)化,更沒有迅速傳播開來。后來,隨著人類的不斷發(fā)展,尤其人類語言的形成,文字的出現(xiàn),昆侖神話才得以相對系統(tǒng)化,并從昆侖山地區(qū)向湟水、黃河、長江流域以及西北、西南、東南廣大地區(qū)逐漸傳播開來,并形成了江河源神話、中原神話、蓬萊神話、南岳神話等民族神話。

  后來產(chǎn)生的道教神話,是以昆侖神話為底蘊和主線的,而且佛教文化中也吸收、融入了昆侖神話。因此,昆侖神話與道教、佛教兩大神話,既緊密聯(lián)系,又相對獨立。從性質(zhì)上說,昆侖神話是古文明的象征,只是一種文化大系,是歷史的折射,是現(xiàn)實社會生活的特殊映照。從產(chǎn)生的時間上說,昆侖神話是遠(yuǎn)古文明和原始的自然宗教,是中華文化的母題和龍頭。

  昆侖神話 遠(yuǎn)古的影子和遺痕

  神話是一個民族精神與文化之根,思想與藝術(shù)之源。神話是一個民族永遠(yuǎn)的精神故園,是我們民族靈魂永不枯竭的力量之泉。當(dāng)一個民族文化中缺少了神話文學(xué)獨特的光彩與魅力;缺乏它那無與倫比的誘惑力時,往往很難使人滋生對這個民族文化與文學(xué)的強烈的好奇與興趣,而昆侖神話在中華民族的發(fā)展史中就承載了這一切。

  昆侖山在中國神話傳說中的地位和影響力無與倫比!渡胶=(jīng)》《禹貢》《水經(jīng)注》不止一次提到它,其描述往往帶有極為神奇的色彩。它是“天帝的下都”,諸神的樂園;它高插云表,雄峻巍峨,有西王母的瑤池,有結(jié)有珍珠和美玉的神樹……

  人類社會先是經(jīng)過了一個漫長的母系社會時期,然后才進(jìn)入父系社會。眾所周知,母系社會的代表人物是女媧和西王母。這兩位女神既是媽(民族母親),又是祖(真正的始祖和保護(hù)神)。除此,任何女神和女性歷史人物難以與之相媲美、難以替代、難以勝任。人們將炎帝、黃帝作為始祖,有其合理的部分,也有欠恰當(dāng)?shù)牡胤。因為人們把人類社會中漫長的母系社會階段一刀砍掉,將華夏民族的歷史起始僅從父系社會的后期炎黃開始,這是對歷史的割裂和斷章取義。而昆侖神話能在某種程度和意義上,能完整地印證中華民族那段古老的文明和歷史。

  雖然,不能把神話當(dāng)成實實在在的歷史,但是,神話又是歷史的一種折射,是人們在無法用文字記載的情況下對歷史的一種特殊記載和表述方式。盡管神話故事看似非常離奇、虛無渺茫、夸張,甚至有點荒唐,但它與歷史,即已發(fā)生、發(fā)展、具有代表性和特殊性的人類生活密不可分。尤其人類處在無文字的原始時期,人們對已經(jīng)發(fā)生過的重大歷史事件及重要歷史人物只能口頭相傳,這是當(dāng)時唯一記載歷史的方式和方法。因此,神話中有歷史的影子和痕跡。

  昆侖神話 中華民族文化之魂

  中國是世界公認(rèn)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國有自己光輝燦爛的民族瑰寶,這就是昆侖神話大系。隨著中國經(jīng)濟、科技的不斷發(fā)展、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以及中華民族自尊心的不斷提高,作為能凝聚民族力量,提高民族精神的根母文化昆侖神話,更顯得無比可愛和珍貴。

  昆侖神話的主體內(nèi)容和基本表現(xiàn)形式有:一是流傳在民間的各種各樣的神話故事。二是滲透到人類生活中的諸多習(xí)俗。三是不斷出土的諸多文物。四是大自然中殘存的巖畫、奇石、山川湖泊。五是存留在寺廟、道觀中的壁畫、雕塑。六是由人民群眾代代傳承的民間文藝和民間藝術(shù),如歌謠、民間木刻、版畫、編織、裝飾、雕塑、皮影、繪畫、戲劇、民間曲藝、山歌、廟會、社火等。七是通過大自然顯現(xiàn)的各種美妙的氣象、奇觀。八是傳承在民族心理、意識中的神話故事或片斷,如夢幻、理念、理想、向往、追求、寄托、希冀等。九是通過戲劇、歌舞、電影、電視等手段展示出的神話故事,而且是比較逼真、比較完美、比較系統(tǒng),比較神化地表現(xiàn),如電視劇《西游記》《封神演義》等。

  昆侖神話至今富有強勁的生命力和深厚的群眾基礎(chǔ)。從其文化內(nèi)涵、歷史階段、人文特色上看,昆侖神話這個文化大系是由若干個基本的神話體系組成。其中最核心、最重要的是作為世界創(chuàng)始的盤古神話;作為生命起源,人類形成的女媧、西王母神話;作為開拓創(chuàng)新為特征的伏羲神話;作為統(tǒng)一而戰(zhàn)和治理、發(fā)展社會為特征的炎黃神話;作為向更高文明過渡為特征的顓頊帝嚳神話;作為以修行成佛為特征的佛教神話;作為以修煉成仙為特征的道教神話。除此,還有民族神話和民間神話,如藏族的《格薩爾王傳》,漢族的《聊齋志異》等。昆侖神話承載了這巨史般的、悠久的東方神話傳說,記錄了民族融合一體的歷史,它是一系列中國神話的源頭,是中華民族文化之魂。

 《圣殿般的雪山》:閃耀神性光輝的詠唱

  8月16日,《圣殿般的雪山——獻(xiàn)給東方最偉大的山脈昆侖山交響音樂會》,將完成世界音樂史和中國文化歷程的一個創(chuàng)舉。屆時,群山、雪峰、冰川和飽含歷史的蒼茫時空,與詩歌《圣殿般的雪山》將成為這部交響樂的主旋律,這也是中共青海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詩人吉狄馬加以詩歌的名義,對昆侖山的深情禮贊。

  圣殿般的雪山——獻(xiàn)給東方最偉大的山脈昆侖山

  吉狄馬加

  圣殿般的雪山

  在可可西里的暮色上

  燃燒著金色的火焰

  我呼吸秋天無邊的曠野

  遙望星群以及天空的幻象

  如何墜入黑暗的母腹

  我的思想和欲望,正在變輕

  我知道,這是最后的選擇

  當(dāng)我的舌尖傳頌著神靈的贊辭

  遠(yuǎn)方的大海停止了藍(lán)色的渴望

  我們是真正的雪族十二子

  剛剛從英雄的挽歌中復(fù)活

  只有在這太陽永恒的領(lǐng)地

  鳥的影子,生命的輪回

  才能讓我們的記憶變成永恒

  傳說在山巔閃耀著寧靜的光輝

  此時,我就像一個祭獻(xiàn)者

  淚流滿面,盡管一無所有

  因為我已經(jīng)承諾我命運中的箴言

  都將傾訴給黃昏的使者

  我發(fā)現(xiàn)我的靈魂在尋找一個方向

  穿過了山谷,穿過了透明的空氣

  穿過了原野,穿過了自由的王國

  我看見它,像一只金色的神鷹

  最終抵達(dá)了人類光明的入口!

  獻(xiàn)給雪山的頌歌

  “我們不會離開你/生命里總會有奇跡/三江的水流來自天堂/巴塘的風(fēng)吹進(jìn)夢鄉(xiāng)……”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樹遭受強震,面對被苦難蹂躪的同胞,一位詩人飽含熱淚,寫下了《獻(xiàn)給明天》,成為玉樹賑災(zāi)第一曲。

  “每當(dāng)我贊頌河流的時候/我就會想到/那遙遠(yuǎn)的三江源頭/她是母親甜蜜的乳汁/哺育著一代代人類的子孫/她是我們父輩的傳統(tǒng)……”2010年6月23日,清清的貴德黃河岸邊,一位詩人將《重歸三江源》獻(xiàn)給圣潔的三江之源。

  這位詩人,就是中共青海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詩人吉狄馬加。

  如今,我們的耳邊仍有這些飽含激情的歌曲在回響,詩人吉狄馬加再次詩情噴涌而出。詩人曾經(jīng)多次到昆侖山下,面對東方偉大的山脈昆侖山,詩人再次拿起了筆,在那里創(chuàng)作了詩歌《圣殿般的雪山——獻(xiàn)給東方最偉大的山脈昆侖山》。

  “我發(fā)現(xiàn)我的靈魂在尋找一個方向/穿過了山谷,穿過了透明的空氣/穿過了原野,穿過了自由的王國/我看見它,像一只金色的神鷹/最終抵達(dá)了人類光明的入口!”這是由我國著名作曲家郭文景先生創(chuàng)作的交響合唱《圣殿般的雪山》歌詞中的一段。8月16日,詩人將以詩歌的名義獻(xiàn)上對昆侖山的深情禮贊。

  班果:《圣殿般的雪山》充滿神性光輝

  青海省文聯(lián)黨組書記、主席班果第一次閱讀《圣殿般的雪山》,是在半年前。在他眼中,“《圣殿般的雪山》是一首閃耀著神性光輝的詩歌,無疑將成為昆侖山交響音樂會的點睛之作!”

  “圣殿般的雪山/在可可西里的暮色上/燃燒著金色的火焰/我呼吸秋天無邊的曠野/遙望星群以及天空的幻象/如何墜入黑暗的母腹……”作為詩人,吉狄馬加對青海昆侖文化和昆侖神話的解讀是詩性的。當(dāng)詩人站在群山之巔,放眼世界文化的大背景,更加感到作為青海人對昆侖山所代表的歷史、文化所產(chǎn)生的巨大自信與自豪,用《圣殿般的雪山》贊美了中華文明穿透時空的文化魅力,張揚了一種文化自覺。

  是啊,面對這樣一座偉大的山脈,詩人怎么不以熾熱的赤子情懷來面對、來仰望、來贊美!而《圣殿般的雪山》正是這樣的一首詩篇,它穿越了時空,抓住了昆侖山的靈魂,展現(xiàn)昆侖文化的神圣與崇高,并且像神鷹般翱翔于群山之中,力圖發(fā)現(xiàn)大地深埋的秘密,進(jìn)而通向永恒。

  作為站在青海高地上的詩人,近年來,吉狄馬加創(chuàng)作的贊美大美青海的詩歌,詩人對青海的大湖、大山、大河的偉大、雄奇之魂都加以了發(fā)自心靈的贊頌,力圖使它們的身影走向外界,并用藝術(shù)的形式將其文化之魂吸附于詩歌母體之中。

  《圣殿般的雪山》更是站在大文化的高度,吉狄馬加以哲人的思辨和睿智,對昆侖文化作出了前所未有的解讀,彰顯了昆侖山神性的魅力。因此,吉狄馬加,這位站在世界制高點的詩人,將昆侖山作為一個精神符號、一個文化象征,向世界介紹了大美青海,謳歌中國古老的文化對青海、對中國、對全人類意義非凡。

  郭文景:滿懷敬畏之情譜寫這部作品

  我國著名作曲家郭文景先生說:“應(yīng)該說,吉狄馬加的詩很現(xiàn)代,充滿了奇妙的想象,因此,我在創(chuàng)作時也有了很好的想象空間。”

  對“山”有著很深的情結(jié),郭文景創(chuàng)作了很多與山有關(guān)的音樂作品,但這是僅此一次的機遇,因此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他滿懷崇敬之心,第一次超越了個人的表達(dá)。尤其是此次在昆侖山首演,吉狄馬加的詩激發(fā)了他很多靈感。他說:“在寫這部作品的時候,我覺得和以往不一樣。我以前寫東西還會想到個人的表達(dá)、個人的風(fēng)格。這一次,我是超越了這個東西,我是滿懷著敬畏的心情在譜寫這個音樂,因為它是圣殿般的雪山,它是圣殿。因為這點我也感覺到,我們不管多么堅強、多么自信,但是我們還是需要庇護(hù),所以說我充滿著敬畏之情在寫這部作品。”這正是詩人吉狄馬加的作品不同凡響的藝術(shù)感染力叩響了作曲家郭文景的靈感之門,這種力量,源于詩人博大的胸懷與良知。

  16日,由著名詩人吉狄馬加作詞、著名作曲家郭文景作曲的交響合唱《圣殿般的雪山》,以深沉的思想、博大的情懷和穿越時空的呼喚,贊美輝煌燦爛的東方文明,歌頌高貴自由的民族精神,探索光明圣潔的生命價值。

  在詩歌與音樂的輝映中,我們看到雪山冉冉升起,英雄從挽歌中復(fù)活,祖先的使者為我們打開了時間的入口……

 《歡樂頌》:愛與永恒的歡樂頌歌

  8月16日,在東方最偉大的山脈——昆侖山,對接蒼茫的時空,群山、雪峰、冰川,將與貝多芬第九交響曲中的交響合唱《歡樂頌》珠聯(lián)璧合、交相輝映。如今,這首猶如黃金之鏈的頌歌對話蒼茫昆侖,又將喚醒人類靈魂恢宏氣勢的萬千思緒,演繹一個有關(guān)“愛與歡樂”的永恒主題。

  歡樂頌

  席勒

  !朋友,何必老調(diào)重彈!

  還是讓我們的歌聲

  匯合成歡樂的合唱吧!

  歡樂,歡樂,歡樂女神圣潔美麗

  燦爛光芒照大地!

  我們心中充滿熱情

  來到你的圣殿里!

  你的力量能使人們

  消除一切分歧,

  在你光輝照耀下

  四海之內(nèi)皆成兄弟。

  誰能作個忠實朋友,

  獻(xiàn)出高貴友誼,

  誰能得到幸福愛情,

  就和大家來歡聚。

  真心誠意相親相愛

  才能找到知己!

  假如沒有這種心意

  只好讓他去哭泣。

  在這美麗大地上

  普世眾生共歡樂;

  一切人們不論善惡

  都蒙自然賜恩澤。

  它給我們愛情美酒,

  同生共死好朋友。

  它讓眾生共享歡樂

  天使也高聲同唱歌。

  歡樂,好像太陽運行

  在那壯麗的天空。

  朋友,勇敢的前進(jìn),

  歡樂,好像英雄上戰(zhàn)場。

  億萬人民團結(jié)起來!

  大家相親又相愛!

  朋友們,在那天空上,

  仁愛的上帝看顧我們。

  億萬人民虔誠禮拜,

  敬拜慈愛的上帝。

  啊,越過星空尋找他,

  上帝就在那天空上。

  一首“思想抒情詩”

  1785年夏,德國。

  一位才華橫溢的詩人身無分文,負(fù)債累累,過著漂泊不定的生活。正在他走投無路之時,萊比錫4名素昧平生的年輕人仰慕他的才華,邀請他到萊比錫。詩人不顧旅途困頓和身體虛弱,走了8天來到萊比錫。在這里,他受到4位陌生朋友的熱情歡迎和無微不至的招待。在感受了這種雪中送炭的溫暖后,詩人以萬分感激的心情寫下詩歌——

  歡樂女神圣潔美麗,

  燦爛光芒照大地!

  我們心中充滿熱情

  來到你的圣殿里!

  你的力量能使人們

  消除一切分歧,

  在你光輝照耀下

  人們團結(jié)成兄弟。

  ……

  看啊!詩中的每個字眼都充滿了歡樂,更有無盡的愛在流淌。這種愛,超越時代,超越種族,超越地域,超越國界,深入人心。

  這位詩人就是弗里德里希·席勒,德國古典文學(xué)中僅次于歌德的第二座豐碑;這首詩歌,就是《歡樂頌》,被后世譽為“思想抒情詩”。

  “誰能做個忠實朋友,獻(xiàn)出高貴友誼,誰能得到幸福愛情,就和大家來歡聚。真心誠意相親相愛,才能找到知己!”在席勒筆下,他所歌頌的歡樂,遠(yuǎn)不止是歌頌私人間的友誼,更是高度表達(dá)了詩人的最高理想——“自由、平等、博愛”和“真、善、美”。我們相信,歡樂會對探求真理者含笑相迎,在愛的溫柔羽翼之下,一切人們都會成為兄弟。

  是的,這是一首對博愛的頌歌。

  一種沉默中的靈感

  19世紀(jì)初,在多霧的萊茵河畔,潮濕而灰色的空氣中,浸淫著一位音樂家的苦難、勇氣,歡樂、悲哀。這在音樂家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生涯中,是一個不尋常的交響樂沉默時期。

  這段憂傷的日子,音樂家把更多的時間放在了讀書上,閱讀各種各樣的文章、詩歌、劇作。最終,音樂家從這些充滿內(nèi)涵、充滿激情的文字中,重新喚回了自己的靈感!即使物質(zhì)生活再困頓,音樂家終究在精神領(lǐng)域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支柱。

  這位音樂家就是貝多芬,維也納樂派最偉大的代表人物。

  當(dāng)貝多芬讀到自己所崇拜的詩人席勒創(chuàng)作的詩歌《歡樂頌》時,立即被其磅礴的氣勢、恢宏的意境所打動。席勒在詩中所表達(dá)出來的對自由、平等生活的渴望,深深地扣響了貝多芬的心弦,因為席勒通過這篇詩作在向全人類和未來世界說話,這也正是貝多芬一直追求的最高理想。于是,貝多芬發(fā)出高聲呼喊:“把席勒的《歡樂頌》譜成歌曲,是我20年來的愿望!”

  其實,《歡樂頌》是《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的終曲樂章,也是通過《第九交響曲》,貝多芬向世界宣告了自己理想的目的——全人類的團結(jié)友愛。

  一個不幸的人,貧窮、殘廢、孤獨,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給他歡樂,他卻創(chuàng)造了歡樂來給予世界!這,就是巨人的不朽!

  正如羅曼·羅蘭所說:貝多芬自己并沒有享受過歡樂,但是他把偉大的歡樂奉獻(xiàn)給所有的人。

  一座交響藝術(shù)的頂峰

  1822年秋開始,貝多芬進(jìn)入《第九交響曲》創(chuàng)作階段。這是音樂家凝聚一生力量和信念的宏篇巨作。

  然而,把席勒的詩作轉(zhuǎn)化成旋律與和聲運動,引進(jìn)交響思維,并非易事。在作曲家看來,席勒的詩作仿佛云彩般,飄飄忽忽,凝不成雨,凝不成音樂形象。在創(chuàng)作《第九交響曲》第四樂章的時候,貝多芬陷入了少有的苦惱。因為他無法找到一種天衣無縫的對位方法把《歡樂頌》(人聲)引進(jìn)交響曲。

  其實早在1809年,貝多芬在創(chuàng)作筆記中就曾匆匆記下了一個構(gòu)思:“美麗的神靈火花,歡笑吧,天堂的姑娘——寫出序曲”“乞丐要成為公侯的兄弟,這類斷句并不是一個整體”“把席勒《歡樂頌》中的一些斷句組合成一個整體。”

  一天,貝多芬走進(jìn)屋子,他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我找到了,找到了!”說罷,翻開創(chuàng)作筆記本,寫下這句名言:“讓我們大家都來唱不朽的席勒寫的這首歌吧!”

  緊接著,他又寫下了男中音獨唱席勒的詩句。

  1824年,這部交響曲寫成并在維也納首演,獲得很大成功。這部被瓦格納稱為“達(dá)到了交響曲藝術(shù)的頂峰,沒有人可以超過它”的“歡樂交響曲”,是在貝多芬精神和物質(zhì)生活都很困苦的日子里寫就的。它雖是貝多芬的最后一部交響曲,卻成為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頂峰。它所創(chuàng)造的奇跡已成為作曲家、音樂家公認(rèn)無法超越的極至經(jīng)典。“宇宙間永難超越的巔峰”——對于這部絕世經(jīng)典,后世的音樂家無不發(fā)出這樣的感嘆。

  兩百多年過去了,無論這首莊嚴(yán)、沉雄的頌歌在何處奏響,都會從蒼穹中引出燦爛的陽光,帶給世人無盡的歡樂。那么,讓我們銘記這一世界音樂史和中國文化歷程的創(chuàng)舉吧———2010年8月16日,《歡樂頌》,這盞人類歷史長河中永遠(yuǎn)不滅的自由、和平之燈,在圣潔的昆侖山熠熠生輝。

  讓我們的歌聲匯合成歡樂的合唱吧!讓我們通過音樂,與東方古文明、全人類和未來世界對話:人們最終都要得到快樂!

 天籟自昆侖而來

  8月16日,眾人矚目的《圣殿般的雪山——獻(xiàn)給東方最偉大的山脈昆侖山交響音樂會》在海拔4300米的昆侖山玉珠峰下起拍?梢哉f,這是人類音樂史上的一次創(chuàng)舉,為前人所未為,為前人所不能為,它的盛大和它的文化意義讓所有人都充滿期待。

  昆侖山下 奏響生命與自然之音

  7月27日上午,省委常委、宣傳部長吉狄馬加在北京舉行的《圣殿般的雪山——獻(xiàn)給東方最偉大的山脈昆侖山交響音樂會》新聞發(fā)布會上宣布了即將在海拔4300米的昆侖山玉珠峰下舉行交響音樂會的消息,這無疑是今年音樂界的一件盛事。

  吉狄馬加說,青海之所以在位居地球之巔的東方文明圣地,在中華民族文化史上享有“萬山之祖”和中華神話搖籃盛譽的昆侖山舉行這場超世絕倫、氣勢恢宏的音樂會,是滿懷對文明的敬仰,力圖面對圣殿般的雪山,重塑神話、領(lǐng)悟歷史、展示文化。音樂會將致力于一種文化的解構(gòu)和闡釋,通過傳神的音樂語言,喚起文化根源的認(rèn)同,探討傳統(tǒng)文化的歷史意義和現(xiàn)實價值,贊頌中華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贊頌富裕文明和諧的社會,贊頌改革開放和西部大開發(fā),從而引發(fā)人們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堅定的文化自信心。

  音樂會主打曲目——交響合唱《圣殿般的雪山》,將以深沉的思想、博大的情懷和穿越時空的呼喚,贊美輝煌燦爛的東方文明,歌頌高貴自由的民族精神,探索光明圣潔的生命價值,展示一個古老民族文化記憶的時代傳承。值得我們期待的是,《圣殿般的雪山》由青海省委常委、宣傳部長、著名詩人吉狄馬加作詞,杰出作曲家郭文景先生譜曲,是為這場音樂會專門創(chuàng)作的。

  此外,昆侖山音樂會上,還將奏響貝多芬第九交響曲中的交響合唱《歡樂頌》!稓g樂頌》可謂偉大詩人席勒與不朽作曲家貝多芬的珠聯(lián)璧合之作,它以喚醒人類靈魂的恢宏氣勢,演繹一個四海之內(nèi)皆成兄弟的愛與歡樂的永恒主題。

  卞祖善:這是一次創(chuàng)舉

  這幾天,我國著名指揮家、國家一級指揮卞祖善來到青海,指導(dǎo)青海民族歌舞劇院交響樂團的工作,為劇院即將到來的六十周年紀(jì)念交響音樂會做準(zhǔn)備。在他的工作間隙,我們就《圣殿般的雪山———獻(xiàn)給東方最偉大的山脈昆侖山交響音樂會》一事采訪了他。

  在此前的一次媒體采訪中,卞祖善已經(jīng)得知了這一消息。“我聽說要舉辦一場這樣的音樂會,感到很受鼓舞。因為這將是人類音樂史上的一項創(chuàng)舉。”從 1993年第一次來青海到現(xiàn)在,卞祖善已成為青海的?汀:髞,他還被青海民族歌舞劇院特聘為交響樂團總監(jiān)?梢哉f,他對青海的環(huán)境和音樂很熟悉。“在海拔四千多米的地方,別說是舉辦交響音樂會,就是日常的活動都面臨困難。”作為一個指揮家,他對交響樂再了解不過,他說:“所有的音樂家和演奏者都將付出艱辛的勞動。特別是管樂演奏者,對他們的挑戰(zhàn)將會更大,要付出驚人的體力和勞動。”卞祖善認(rèn)為,付出巨大的艱辛也將有巨大的回報。因為“他們做了前人未做的事情,也將創(chuàng)造歷史。同時,音樂會還將對宣揚昆侖文化,用交響藝術(shù)的方式表現(xiàn)昆侖文化做出有意義的嘗試。”

  的確如此!我們知道,同所有古老文明一樣,中國遠(yuǎn)古神話是古代文明的土壤和源泉。在中國古代神話的大觀園里,昆侖山無可置疑地立于統(tǒng)領(lǐng)地位。昆侖神話是我國保存最完整、結(jié)構(gòu)最宏偉的一個體系,磅礴大氣、雄渾詭奇的昆侖神話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源頭之一,是中國作為文明古國的象征,也是中國早期文明的曙光。昆侖神話源遠(yuǎn)流長、博大精深,有著極其深厚的影響力,代表著中國遠(yuǎn)古文化的最高峰。上古神人盤古、女媧、伏羲等都出自昆侖;中國著名女神西王母也生活在昆侖之丘。因此,昆侖山在中華民族文化史上有“萬山之祖”的顯赫地位,不僅是中華大地的主脈,也是中華神話的搖籃?梢哉f,昆侖山就是中國的奧林匹斯山,是眾神所居之地。正是因為這樣,群山、雪峰、冰川和飽含歷史的蒼茫時空,將是這部交響樂的主旋律,《圣殿般的雪山——獻(xiàn)給東方最偉大的山脈昆侖山交響音樂會》必將是世界音樂史和中國文化歷程的一個創(chuàng)舉。

  昆侖山交響音樂會:我們共同期待

  西寧十二中小白楊交響樂團指揮、省音樂家協(xié)會理事李斌非常關(guān)注省內(nèi)外交響樂的活動。今年年初,我省計劃舉辦“昆侖山音樂會”時,他就聽說了這件事。“在那樣嚴(yán)酷的環(huán)境中,演奏者帶著樂器到那里,還要演出,這是需要毅力的。”他知道是北京交響樂團來承擔(dān)這項演出時,他說:“這需要很大的決心,北京交響樂團的到來對我省交響樂的發(fā)展無疑將帶來好的影響。同時,舉辦一場這樣盛大的音樂會,也必將擴大青海在國內(nèi)外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作為省音樂家協(xié)會理事,他對我省交響樂發(fā)展水平與外省相比不盡如人意的狀況很是擔(dān)心,他期待著,隨著這樣的交響音樂會的舉辦,能夠為推動我省交響樂的長足發(fā)展助一臂之力。

  張洪是我省的一位交響樂愛好者。8月10日這天,他正在省民族歌舞劇院的院子里和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排練曲子,準(zhǔn)備20日左右到廣場演出。聽說即將舉行一場這樣的音樂會后,他迫不及待地問我們,怎么樣才能看到音樂會。得知屆時將有多家電視媒體和網(wǎng)絡(luò)媒體現(xiàn)場直播時,他說:“應(yīng)該舉行一場這樣的音樂會。在這樣高海拔地區(qū)舉辦交響樂音樂會,是從來沒有過的。而且這樣的音樂會,符合高原人民熱愛藝術(shù)、熱愛音樂的追求。作為一個交響樂愛好者,我們都很期待。”

  《圣殿般的雪山———獻(xiàn)給東方最偉大的山脈昆侖山交響音樂會》在北京舉行的發(fā)布會就吸引了一百多名新華社、中國網(wǎng)、新浪網(wǎng)等傳統(tǒng)媒體和網(wǎng)絡(luò)媒體的記者參加。8月16日,當(dāng)這場超世絕倫的音樂會正式在昆侖山舉行時,眾多中央媒體、國內(nèi)門戶網(wǎng)站和專業(yè)視頻網(wǎng)站還將共同關(guān)注。

  我們期待著,繼青海湖世界詩歌節(jié)、三江源國際攝影節(jié)、世界山地紀(jì)錄片節(jié)和唐卡國際博覽會之后,《圣殿般的雪山——獻(xiàn)給東方最偉大的山脈昆侖山交響音樂會》又將成為一張具有我省特色的文化金名片,成為一扇世人了解青海、向往青海、走進(jìn)青海的窗口。

 昆侖雪山的聽覺展演

  這絕對是一次壯舉!

  這絕對是一個傳奇!

  8月16日,在東方神話誕生的圣境,在地球之巔的昆侖山,《圣殿般的雪山——獻(xiàn)給東方最偉大的山脈昆侖山交響音樂會》,將在玉珠峰拉開金色的大幕。屆時,輝煌、典雅、雄渾的交響樂像一股從亙古而美麗神秘的可可西里吹來的清風(fēng),令人陶醉,令人浮想聯(lián)翩。

  一

  那會是一種怎樣的境界啊!群山昂首,曠野寂靜,樂聲頓起,響徹云霄,一切的一切唯美、浪漫,氣勢恢宏,那將是音樂與大自然最完美的結(jié)合。

  那時候,擁有千萬年神話浸潤的昆侖,音樂會成為唯一的主宰?梢韵胂衲羌尤诵牡膱雒妫阂舴鴦釉谒囆g(shù)家們的指尖,或激越豪邁,或委婉清澈,或?qū)拸V流暢,或意境深邃,一段段旋律流淌在蒼茫的時空中,撞擊、浸透昆侖山溫暖、寬廣的心房。《圣殿般的雪山》《歡樂頌》兩首閃耀著神性和愛的樂曲,就會像不凍泉的昆侖神水一樣,用音樂的瓊漿玉液來陶醉人類的靈魂。

  那將會是怎樣一種境界。∏俾曈朴,鼓聲點點,號聲嘹亮,時而激越澎湃,時而行云流水,時而歡暢淋漓,時而凄娓婉轉(zhuǎn)……那是從王母娘娘蟠桃盛會上傳來的炫音,牽著遠(yuǎn)古的神話,送入耳膜,融入血液,引起心靈和情感上的共鳴;那是千萬年前黃帝戰(zhàn)蚩尤時氣吞山河的戰(zhàn)鼓聲,穿越千萬年的時空,呈現(xiàn)一派古文明壯麗的畫卷;那是可可西里百獸的嘶鳴,講述著三江源美麗動人的傳說;那是風(fēng)的聲音,千年之風(fēng),來自蒼穹,穿過原野,描述著雄奇昆侖的滄桑變遷……

  二

  《圣殿般的雪山》,這是我們獻(xiàn)給昆侖的歌。

  歌聲飄過,律動四野。音樂必將引領(lǐng)我們,進(jìn)入一個大美的世界:那里是三江的源頭,是群山連綿、蒼茫雄奇的昆侖;從天而降的大江大河自這里出發(fā),帶著靈動的神韻流向華夏大地,雄渾、壯麗、靈動、縹緲;那里有冰峰、雪山、大河、盆地、荒漠、冰川、湖泊、沼澤,還有美麗如畫的遼闊草原、星羅棋布的大小湖泊、珍奇的野生動物……

  在昆侖山的音樂圣殿聆聽獻(xiàn)給她的歌,就是去感受一份震撼、一份激越、一種振奮。和著音樂的旋律,走進(jìn)圣殿般的雪山,我們叩開昆侖神話的大門,對話磅礴大氣、雄渾詭奇的傳說:女媧煉石補天、精衛(wèi)填海、西王母蟠桃盛會、白娘子盜仙草、嫦娥奔月……那一刻,我們仿佛回到了東方的古文明時代,在對歷史的追溯和神話的追憶中,探尋先民的足跡,膜拜華夏早期文明的曙光。

  三

  是音樂選擇了青海,選擇了昆侖。因為,只有大美的青海才能更完美的解讀《歡樂頌》這樣氣勢磅礴、典雅輝煌的交響樂,也只有大美的青海才能向全世界展示這樣奇妙的情韻。歡樂女神圣潔美麗,

  燦爛光芒照大地!

  我們心中充滿熱情

  來到你的圣殿里!

  ……

  在海拔4300米的高度,在東方的奧林匹斯山,大自然與音樂完美地演繹著經(jīng)典頌歌。歡樂的光芒從昆侖之巔升起,超越時代,超越地域,超越國界,把愛傳向四面八方,深入人心。在這美麗的大地,萬物因為享有生命而歡樂;在這祥和的大地,生命因為擁有自由而高貴。在神話的世界,歡樂是人類精神的表達(dá);在這充滿愛的大地,歡樂是人類駛向幸福的航船,好像太陽運行在壯麗的天空……

  讓音樂與昆侖對話,這是演繹音樂樂章的最高境界,這是青海獻(xiàn)給音樂的最好禮物。偉大、神圣的昆侖,今天,音樂作證,我們以這樣一種方式仰慕你,崇敬你,贊美你,歌頌?zāi)恪?/p>

  感謝這片神奇的土地,正是因為有了你的壯麗、雄奇、遼闊,我們才能在你的懷抱中,在這圣殿般的雪山下結(jié)緣這次奇妙的音樂之旅,以此來洗滌我們的心靈,充盈和豐富我們的想象。

  四

  這圣殿般的雪山,是我們歌唱的理由,是我們幸福的源泉,是我們高聲唱贊的舞臺。

  作為和平的使者,作為生活的祈禱者,作為歡樂的贊頌者,我們站在圣山腳下,呼喚諸神的名字,把一部東方文明的交響獻(xiàn)給世界,把一曲歡樂生命的合唱獻(xiàn)給人類。

  在圣殿般的雪山舉行交響音樂會,這是一個古老民族文化記憶的時代傳承。我們在這地球的舞臺傾聽人神共鳴的交響合唱,希冀以深沉的思想、博大的情懷和穿越時空的呼喚,贊美輝煌燦爛的東方文明,歌頌高貴自由的民族精神,探索光明圣潔的生命價值。

  《圣殿般的雪山——獻(xiàn)給東方最偉大的山脈昆侖山交響音樂會》,必將成為世界音樂史和中國文化歷程中閃光的一頁。音樂會讓我們實現(xiàn)一次歷史時空的穿越、一次中華文明的洗禮,喚起我們對自然、自由、文明和生存的熱愛。

  相信,因為這,人們一定會更加向往青海,向往神秘的昆侖。

作者:  責(zé)任編輯:趙丹紅
要了解更多,可繼續(xù)查閱相關(guān)資訊:
最新評論共有 0 位網(wǎng)友發(fā)表了評論
發(fā)表評論
評論內(nèi)容:不能超過250字,需審核,請自覺遵守互聯(lián)網(wǎng)相關(guān)政策法規(guī)。
用戶名: 密碼:
匿名?
注冊

關(guān)于我們 | 保護(hù)隱私權(quán) | 網(wǎng)站聲明 | 投稿辦法 | 廣告服務(wù) | 聯(lián)系我們 | 網(wǎng)站導(dǎo)航 | 友情鏈接 | 不良信息舉報:yunying#cnwnews.com(將#換成@即可)
京ICP備0500440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