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貴婦還鄉(xiāng)》劇照


接受采訪
她是舞臺上那個千姿百媚的青衣花衫,她是工作上那個女強人似的京劇院院長,她是生活上那個潑辣率真的時尚潮女,她是感情上那個外表剛強內(nèi)心柔弱的孩子母親,她就是武漢京劇院院長劉子微。四年來,多次采訪“梅花獎”、“文華表演獎”得主劉子微,她給記者的印象不太像工青衣花衫的京劇名角,倒頗有武漢女人“來雙揚”的風情——潑辣、獨立、勤懇、干練、時尚、爽朗。
8月6日記者與她相約在辦公室對談,一進門就是她嫵媚靈動的《貴婦還鄉(xiāng)》劇照,巨幅劇照《三寸金蓮》嬌艷地擺在顯眼處,她身著描鳳繡鸞的紅旗袍、頭戴綠色大花,很有范地訴說著貴族優(yōu)雅氣質(zhì)。書架上除了戲曲著作外,最惹人注目的是四個青花瓷瓶:小丑、武生、花旦、花臉,透露出梨園行氣息。偌大辦公室里有兩個金魚缸,透露出她鐘愛的嗜好。
談及所受痛苦、委屈、辛酸時,她不禁潸然淚下,而談起她熱愛的武漢和夢寐以求的京劇“生活秀”,劉子微的話就像她的念白和唱腔源源不斷,眼神里滿是經(jīng)歷磨難風雨過后的淡定從容。
戲曲可以多元化
記:繼在第五屆中國京劇藝術節(jié)上榮獲“金獎”,《生活秀》又奪得九藝節(jié)文華大獎特別獎,你滿意嗎?
劉:挺滿意的。我五年演了三出戲都得了文華獎,可能武漢沒有演員像我這樣三出戲都得獎!逗榛拇罅炎儭肥讓梦娜A新劇目獎,《三寸金蓮》也得了文華獎,這次得了文華大獎特別獎,我個人得了兩次文華表演獎,第七屆第九屆,然后梅花獎,然后上海白玉蘭主角獎。這么多年努力還是挺值得,現(xiàn)在轉(zhuǎn)過頭來看很開心,但是過程還是蠻辛苦。
記:池莉滿意嗎?能否透露池莉小說的改編費是多少?
劉:池莉挺關心的,挺開心的,F(xiàn)在文藝就是一張城市的名片,《生活秀》可以吸引人到武漢來。武漢的女人特別聰明,特別堅強,真的是這樣的,我就特別自立。
池莉小說的改編費是十萬。馮驥才《三寸金蓮》,當年改編的是兩萬,改編《射雕英雄傳》金庸沒要錢,象征性地收了一塊錢。
記:你是土生土長的武漢人,《生活秀》從排練到演出到得獎,前后花了三年時間,比賽前遇到狀況了?
劉:去比賽前在武漢劇院搭臺,要演兩場,還要錄像,我也不知道為什么上去就哭,不能張嘴,各方面壓力特別大,面對領導,導演啊,所有的主創(chuàng),任何一點點小事都得管理,再加上自己一種說不清楚的感覺吧,嗓子啞得一個字說不出,樂團的人全都看著我在臺上,我那會就傻了。關棟天老師晚上留我談心,他說你努力了三年就這么一朝了,你要是嗓子啞了,這戲就完了。他說不管怎么樣你要堅持你要咬牙,然后一定要打針。后來我正好請了北京一個特別棒的醫(yī)生,來了一晚上我第二天就能唱了。我的干媽朱綺婉,這么大年紀伺候我,還有李連壁老師,我在臺上一個音都不出來,他上來拿著西洋參說吃點吧,我嘩嘩流淚。我覺得我很幸運,跟我所有接觸的人都對我特別好。
記:著名導演石玉昆根據(jù)馮驥才小說為你量身訂做京劇《三寸金蓮》?
劉:我去看他跟別人排戲,他問我,我一聽《三寸金蓮》,名字好聽!我就說行。領導同意后就去天津找馮驥才,還跟他談了,他如果不同意你也不能排了,取得版權。
記:這部戲的重難點就是“蹺功”又叫“踩寸子”,即模仿封建時代纏足婦女行走姿態(tài)的動作,50年代后舞臺上很少見,為了學會瀕臨失傳的中國戲曲絕活——“踩蹺”,你受了不少苦吧?
劉:這個蹺很嚇人,特別痛苦,人家七八歲時練,我練都三十歲了。原來特別漂亮的腳,現(xiàn)在都已經(jīng)變形了。關鍵是腰,穿上這個蹺,所有的重心在腰上,因為它沒有沉地兒,穿上這個鞋你根本不能懶,懶就摔跤了,人整個都立著、向上的。后來我去澳門演出時,腰疼得不能再疼了,我就去中醫(yī)院,醫(yī)生說,你再做就要癱瘓了。確實練得挺狠,你看別人站兩分鐘就難受,我那么長時間就那樣子。
《三寸金蓮》這個戲是給我身體上的痛苦承受,那么《生活秀》可能就是腦力上的一種承受吧(笑)!度缃鹕彙肥俏业牡谝徊空嬲闹鹘菓颍瑒傞_始在家里站上課也站。到后面毽子舞時我換了這個軟蹺就好多了,就像高跟鞋一樣。我記得導演必須讓我用硬蹺,我就邊哭邊耍,他說沒看見。后來我很感謝他,就是因為《三寸金蓮》,我所有的獎都得到了,吃了苦頭也值。
記:京劇講究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生活秀》這個現(xiàn)代戲身段、唱腔、配樂上有哪些創(chuàng)新?“板凳舞”、“雪花舞”很美,很多人看后說原來京劇可以這么美這么漂亮?
劉:從生存的角度來說,你必須得找路。我總想,得有特點,北京上海的人都看傻了,他們排不來,只有我們這種膽子大的人才做這種事情。只能做別人不做的。做別人不做的事,做別人不愿做的事,做別人不敢做的事,我就是想通過這個戲,讓我們京劇院走出去,再加上《生活秀》我是特別喜歡,因為池莉老師這么大一張名片!渡钚恪番F(xiàn)在改得很積極、很向上,介紹武漢的風情,也宣傳了武漢。
記:你認為京劇現(xiàn)代戲的出路在音樂?
劉:戲曲有可能多元化,你看中國現(xiàn)在的發(fā)展,網(wǎng)絡、電視,戲曲不能還那么老呀。如果我在北京,肯定好好演傳統(tǒng)戲,那么在武漢,你演傳統(tǒng)戲?能有人看嗎?老的京劇節(jié)奏的確太慢了,我也不愿意看啊。就像炒菜一樣,這戲那戲,咱們可以豐富一點。社會在發(fā)展,不要太單調(diào),要多元的,可供選擇的,各種選擇都有,咱們文藝工作者就是為老百姓服務的。
記:京劇作為國粹,成為民族文化的代表性藝術、中華民族的象征。但目前80、90、00后對它有舍棄的趨勢,如何吸引年輕人進劇場看京?
劉:要針對他們,給他們適合的東西。你得讓人家入門啊,就像我入門電腦一樣,一開始我不會,現(xiàn)在會了一玩兒就玩兒幾天,這得有個過程,是不是得淺一點,這次《生活秀》加了那么多舞蹈,我希望這個戲能做得漂亮,有音樂劇的感覺。有些觀眾也不用罵我,咱們也有他們可以看的戲,那么現(xiàn)在年輕的觀眾為什么不爭取呢?《生活秀》也有青春版,青春版都是20歲的孩子,咱們可以半場半場的演,希望到小學、中學、大學去,首先讓大家熟悉,讓大家不討厭,慢慢地有個過程,最后讓大家喜歡。
記:為什么對實驗探索京劇這么情有獨鐘?
劉:看我私下打扮,很多人說我不像個京劇演員。我小時候想跳舞,后來想演影視,媽媽讓我唱了戲,我的打扮跟所有戲班的都不一樣,也可能是我叛逆的性格。所以我排戲不能保證做到第一,就做唯一,我情愿讓人家罵,罵也把我記住了,總比你走下去沒人理你好。我不是那種很穩(wěn)的人,特別不想做大伙都做得了的。
記:武漢的京劇市場不如北京、上海這些地方理想,有人看就很不錯了,更別說票房了,你灰心失望過嗎?
劉:不光是京劇,哪個團演出有票房?是你這個市場沒做好,東方歌舞團來了又怎么樣,都是這樣的。平時我們劇場這種小演出,也就10塊錢一張票,我覺得人家來看,就很感動了。
記:你一個人除了演戲外,還要挑起武漢京劇院全院上下生存的重擔,你為什么要做院長?
劉:現(xiàn)在都是主要演員當院長,為什么呢?有優(yōu)勢,因為自己演這個戲,會很熱心地做這件事情。當然了,可能壓力更大了,但是我覺得我進步了,我不在這個位置上我肯定不會做《生活秀》。我以前做戲是為我自己做,現(xiàn)在做戲是院里的戲,我的角度不同,我覺得我進步了。
記:下一部戲會排什么?還會沖擊二度梅嗎?
劉:我就想沖擊,這也是我的一個目標。接下來我就想排一個很極致、很精致的戲,不要那么多錢,但絕對是很藝術的戲,大家進來后就被藝術迷住,人很少,劇情很好,很精致的表演傳統(tǒng)戲。你本子很難找,我希望能夠排一個真正體現(xiàn)我表演的戲。要不就把我的傳統(tǒng)戲新編,因為原創(chuàng)很難?明年有京劇節(jié),還有二度梅,我希望在我這兩年還年輕時,把我這個心愿完成了。再過兩年我的身體也不允許了,年齡也大了,可能就更難了。
談“觸電”和離開舞臺
過不了自己這一關
記:當年為了排練京劇《洪荒大裂變》,你放棄了著名導演陳家林拍攝歷史巨片《楊貴妃》的主角試鏡,后來還有好幾部電視劇都找到你,你都沒去。你把“觸電”成為明星的捷徑放棄了,現(xiàn)在后悔嗎?
劉:當時我記得柳小滿也找我拍電視劇,領導就不讓,我也就沒去。
不后悔沒“觸電”?赡芨业男愿裼嘘P系,我喜歡一個東西,就一直喜歡。我的外表跟我的內(nèi)心區(qū)別變大的。我到別的團去,我覺得好像那不行,過不了自己這一關。
記:梨園行傳統(tǒng)歷來是唱戲先做人,做人做戲,人戲合一,你離開過舞臺10年,在歌廳唱過歌,還當過裝修包工頭,2000年又重回武漢京劇院,這10年的人生閱歷對你來說有什么收獲?
劉:收獲很大,關棟天跟我說,你知道為什么我們倆演這戲合適嗎?因為我們倆都出去過。如果沒有這段生活,可能沒有排現(xiàn)代戲的感覺。這么多年來的經(jīng)驗,我會覺得我唱京歌比我唱京劇還要好。這段生活可能對我的人生都是一種幫助,跟時代比較接近,我會有很多想法、我排的戲可能都比較時尚。當然傳統(tǒng)肯定要的,但還是要發(fā)展呀!
記:去廣州九藝節(jié)參賽前,你改了個名字,從劉薇改作劉子微,去掉草字頭,加了個“子”,有什么講究?
劉:方月仿老師這樣寫:“這一改少了些許花花草草的意味。”我的名字一直不是太好,因為我缺水。改名字,希望給我?guī)砗眠\。子是生水的,“微”也改的是別的,我說還是微吧,換個別的,誰都不知道我了。
記:問一個私人問題:你的孩子、你的家庭?
劉:我離婚五年了,兒子今年11歲,所以說難吶(哭)。離婚后,孩子判給他爸爸,今年才跟著我。我要做不下去就不做了,我可能找個人嫁了。搞藝術的人,臭毛病很多,要那種感覺,所以目前是沒有找到合適的,希望能找到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