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法亞是在當天成功拍出的第二塊也是最后一塊油田。在該項目中,中石油以50%權益處于控股地位。拿下哈爾法亞油田后,中石油以三塊油田成為在伊拉克擁有開發(fā)項目最多的跨國公司。
11日,為期兩天的伊拉克第二輪油田招標舉行,包括英國石油公司(BP)、雪佛龍、道達爾以及英荷殼牌石油公司等在內的44家國際石油公司參加了競標,伊拉克給出的油田占到了已探明的1150億原油儲量的三分之一。招標第一單,由歐洲石油巨頭殼牌和馬來西亞國營石油公司奪得,雙方以每桶酬金1.39美元的生產(chǎn)價格拿下伊南部的邁季嫩(Majnoon)油田。
招標第二單,中石油牽頭的聯(lián)合財團與意大利能源公司、挪威國家石油公司、印度石油天然氣公司組成的財團競爭。最終,中石油財團以每桶酬金1.40美元的低價勝出,并承諾將哈爾法亞油田日產(chǎn)量提高至53.5萬桶。
哈爾法亞油田位于伊拉克南部地區(qū),探明儲量約41億桶,目前的日產(chǎn)量為3000桶左右。依據(jù)協(xié)議,中石油將在該油田開發(fā)項目中占據(jù)50%的權益而位居控股地位,道達爾、馬來西亞石油公司擁有剩余的股份,分別為25%。
公開資料顯示,伊拉克已探明石油儲量可能高達2140億桶,僅次于沙特和伊朗位居世界第三,約占到全球總儲量的10%左右。在首輪招標中,中石油、BP以每桶2美元的價格拿下油氣儲量約為170億桶的魯邁拉油田,這是伊拉克最大也是是世界上儲量最大的油田之一。
在去年11月份,中石油還取得了價值30億美元的艾哈代布油田服務合同,該油田已經(jīng)在今年3月份正式開工。如果加上最新取得的哈爾法亞油田,中石油在伊拉克的油田開發(fā)項目已經(jīng)達到3塊,位居在伊跨國公司首位。
中石油內部人士告訴CBN記者,在經(jīng)濟危機之后,以獲取資源為主要目的的國際合作難度越來越大。現(xiàn)在世界石油市場剩余空間不多,只有中東的伊朗、伊拉克還有機會,對伊拉克中石油希望能夠盡早進入,與世界石油巨頭的競爭中占得先機。
但是,在伊拉克市場的利潤微薄也是一個問題。魯邁拉油田每桶2美元的報酬已經(jīng)被業(yè)內專家指稱為“微利”,而這次的哈爾法亞油田更是低至1.4美元,中石油在頻繁下單后投入和產(chǎn)出是否成比例值得關注。
實際上,不光是中石油,中國另三大油氣巨頭對進入伊拉克同樣興趣濃厚。在第二輪招標中,中海油、中石化、中國中化集團全部通過了伊拉克的資格審查,但最終都沒能競標成功,伊拉克提供的報酬過低是主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