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一百多名“驢友”秦嶺遇險
“驢友”,是對戶外活動愛好者的稱呼,他們經(jīng)常參加自助旅行、爬山、穿越等活動。他們自帶帳篷、廚具以及各種野外生存工具出游,往往能夠在荒無人跡的野外發(fā)現(xiàn)前所未見的美麗風景,但是在路途中也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難或突發(fā)事件。
2008年7月19日,西安市的100多名“驢友”參加了當?shù)匾粋名為“鉆山豹登山隊”組織的秦嶺登山穿越活動,浩浩蕩蕩的乘坐4輛大巴車前往秦嶺山區(qū),但本來在晚上就該返回的“驢友”們,直到深夜也沒有音訊?吹接H人進山后杳無音信,一些“驢友”的家屬被迫報警求救。
7月20日凌晨,當?shù)卣M織了60多人的搜救隊進山搜救。由于當時天降大雨,再加上地形復雜,給搜救帶來了很大難度,這也讓人們更加為被困山中的“驢友”們擔心。經(jīng)過緊張搜救,早上9點多搜救隊員才發(fā)現(xiàn)了已經(jīng)精疲力竭的“驢友”們,并將他們安全護送下山。
據(jù)了解,這些“驢友”們原定從秦嶺的分水嶺進山,然后穿越山勢峻峭、地形復雜的秦嶺長廊牛背梁,最后從雞窩子返回。當天早上,一行人乘坐大巴車抵達210國道秦嶺風水嶺后,向東沿著牛背梁開始登山。由于領隊對行進路線不是很熟悉,加上天氣惡劣,造成全體人員在山林中迷失方向,無法出山。
資料圖片
脫險之后,許多驢友驚魂未定,有的驢友心有余悸地說:“太可怕了,簡直是場噩夢,下次打死我也不去了!”。驢友“冷鷹”是此次登山活動的參與者之一,脫險之后他在當?shù)氐膽敉饣顒诱搲显敿毣貞浟水斕斓那榫啊?ldquo;晚上8點半,隊伍行進至距離灃河還有1個小時的路程的半山腰時。漆黑的夜空突然被一道極其耀眼的閃電撕裂開,一個個的滾雷在遠處的山邊炸響,我全身的汗毛都豎了起來!緊接著趁著閃電的瞬間就看見傾盆大雨如同一個個固態(tài)的白點狠狠地砸向地面,瞬間就將所有人淋得全身濕透!隊伍不得不停了下來,我們走的這條道路寬處不過70多厘米,并且一邊就是看不到底的深淵。大家都只好或蹲或坐在路上,并相互提醒盡量靠右坐,不要向左面滑下去。我和另一個同伴都帶了一次性雨衣,撕扯開來,只能勉強罩在5個人的頭上。脖子以下還都任無盡的暴雨肆虐著。”
事后調查發(fā)現(xiàn),這些驢友中年紀最大的67歲,最小的才9歲,很多人都是以家庭為單位參加活動。許多人的身上被樹枝刮出了傷口,隨身攜帶的物品也大都被泡壞,所幸的是沒有人受重傷。
戶外活動大都為自發(fā)組織
資料圖片
據(jù)記者了解,這次遇險的“驢友”都是通過當?shù)鼐W(wǎng)上論壇的戶外活動板塊上的一個帖子集合報名的。7月19日早上,100多名“驢友”來到西安市南門外某大酒店門前,每人向組織方“鉆山豹登山隊”交納了費用后,乘坐4輛大巴車就前往了秦嶺山區(qū)。
和這些遇險的“驢友”一樣,目前西安市很多戶外活動采取的都是網(wǎng)絡召集的形式。通常是一些所謂的“登山俱樂部”或“登山隊”在網(wǎng)上發(fā)帖,說明組織的登山或穿越活動的路線以及集合時間地點,并列明要交納的費用和簡單注意事項。到了集合時間,報名的“驢友”到指定地點一起乘車,然后前往登山地點。
長期參加戶外活動的西安市民小翟說,早期的“驢友”活動都比較簡單,都是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相約登山。后來隨著對戶外活動感興趣的人越來越多,漸漸有一些熱心人在網(wǎng)上組織大規(guī)模的穿越活動,采取的形式是大家分攤乘車費用,其他費用自理。隨著活動規(guī)模的增大,一些“有眼光”的人開始做起了有償?shù)慕M織活動,這類活動一般在每個周末舉行,參與的人都要向組織者交納一定費用。這些錢除了支付包租的大巴費用,剩下的就成為組織者也就是“領隊”們的利潤。
據(jù)小翟介紹,隨著參與人數(shù)的增多,組織者之間也或多或少會有些競爭,低價組織活動的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像這次“鉆山豹登山隊”7月19日組織的活動,就只向每位驢友收費30元,比一般活動要少15到20元左右,這可能是其吸引人數(shù)較多的原因。
在小翟的指引下,記者登陸了西安當?shù)匾粋“驢友”們經(jīng)常聚集的論壇,發(fā)現(xiàn)這里的人氣確實非同一般。許多“驢友”將自己近期出游的精彩照片貼在論壇里與大家共享,還有人發(fā)帖詳細介紹自己出行的詳細過程和心得。除此之外,一些人還在繼續(xù)發(fā)帖組織著戶外穿越和登山活動。
戶外活動亟待規(guī)范
2008年1月20日,參加“驢友節(jié)山地越野競技賽”的“驢友”們向設在九溪景區(qū)里的一個中途站沖刺。新華社發(fā)(李忠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