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南京博物院展出的博古架。如此有匠心的展陳,很難在許多地方博物館看到。 (東方IC/圖)
“近三年,我們差不多是以每天一座的速度在建造博物館!
“為什么要建,如何建,建成怎樣,往往由政府或領導決定,成了裝點門面的擺設!
許多地方官員重建筑、輕展覽,導致本該是最重要的展覽籌建費用捉襟見肘。
“國家文物局可以制定類似于日本博物館學藝員制度的博物館工作人員上崗資格管理辦法!
2014年5月18日,閉館整修八年之后,剛剛過完80歲生日的南京博物院,迎來了擴建之后的首個國際博物館日。
80年前,民國元老蔡元培籌建其前身國立中央博物院,F(xiàn)在,作為中國三大博物館之一,此次南京博物院二期擴建工程一直受人矚目。一反近年新博物館異地大拆大建的做法,這座在地上幾乎看不見太多突兀改變的博物館,通過挖掘地下空間,擴建了六萬多平方米的空間布局。
“我們現(xiàn)在雙休日每天都有一萬人以上參觀,最多達到了兩萬多人!蹦暇┎┪镌涸洪L龔良說,而此前一年的數(shù)字也不過四十萬。
蓬勃一新的博物館,正成為越來越多中國人的游覽之地。在南京博物院舉行的國際博物館日活動上,國家文物局宣布了最新的數(shù)字:截至2013年底,中國已有博物館4165家,比2012年增加了299家;全年接待人數(shù)超過6億人次。
“近三年,我們差不多是以每天一座的速度在建造博物館!饼徚颊f。
各地博物館紛紛成為城市的地標性建筑,一些地方博物館的外形也成為網(wǎng)友的談資。
這場博物館建設熱潮才剛剛開始。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教授陸建松主持了《國家博物館(微博)事業(yè)中長期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課題研究。按照規(guī)劃,國家“十二五”規(guī)劃末,全國博物館數(shù)量將要達到4500座左右,到2020年實現(xiàn)博物館數(shù)量增長翻一番(6000座)的目標。
繁榮背后,隱憂暗伏。多位建筑界和文博界的專家表示,博物館建筑的大而無當、專業(yè)人才短缺和經(jīng)營機制的短板,正威脅著中國博物館業(yè)的健康發(fā)展!敖ㄖ涣鳎芾矶,人才三流”,正是中國許多博物館的現(xiàn)實寫照。
裝點門面的“競賽”
“政府重視博物館建設,這本身是好事!标懡ㄋ烧f,但在過去的十多年中,中國博物館建設,更多是長官意志的體現(xiàn)。“為什么要建,如何建,建成怎樣,往往由政府或領導決定,成了裝點門面的擺設!
建筑規(guī)模盲目攀高,正是此輪博物館建設熱潮被詬病最多之處。“很多領導都是跟風,人家多大,就要比人家大。”龔良說。他的另一個身份是分管博物館事業(yè)的江蘇省文化廳副廳長。
陸建松提供的數(shù)據(jù),清晰展示了中國博物館建筑層層加碼的過程:
1996年,上海博物館建設時是不到四萬平方米;8年后,山西省博物館已變?yōu)槲迦f多平方米;隨后首都博物館更是直攀六萬多平方米。
地市級的博物館也不遜色:10年前建設的溫州博物館僅為2.6萬平方米,近年新建的成都博物館、太原博物館面積翻了兩倍多。而2007年建設的無錫博物館,更是達到了71000平方米。
大而不當,正是業(yè)界近年來對一些博物館建筑最多的批評!拔覀儸F(xiàn)在看到一些空間很大的博物館,對展陳來講不一定符合要求!敝鞒帜暇┎┪镌簲U建工程的中國工程院院士程泰寧說。事實上,一些動輒投資超十億元的博物館,由于實際使用需求不足,已造成巨大浪費。
“一些地方博物館建筑建造得很壯觀,但因為沒有收藏和展品,結(jié)果博物館被迫改作大商場。”陸建松說。
北京市政府委托的《首都博物館新館建設工程后評價報告》證實了這一點。報告舉例說:有的博物館建筑成覆斗狀或陳列展廳呈扇形,既不利展陳布置,又浪費空間面積;有的博物館建筑設計不能滿足展陳的要求,其主題意境被全部破壞,整體方案失敗,結(jié)果推倒重來,耗費人力、財力、時間。
“博物館建設是一項復雜的工程,前期需要充分的論證和規(guī)劃!标懡ㄋ烧f,在國外,一些博物館的前期籌備甚至要耗費十多年。但在國內(nèi),大部分博物館缺乏規(guī)劃,一些項目匆匆上馬,甚至趕工期。
“造博物館,并不是簡單地造房子!饼徚颊f。按照建筑大師貝聿銘的思路,設計之前,需要做大量的準備工作,“先要看藏品,和計劃展出的內(nèi)容?赐旰笤僖黄鹩懻撟鰩讉展覽(空間),每個展覽多大;然后確定研究的力量、研究人員、庫房等,最后才是考慮房子怎么建!
現(xiàn)在,面對絡繹不絕的地方官員,龔良不得不一次次提醒他們,“你先要考慮建什么!
“客人來開空調(diào), 客人走關空調(diào)”
博物館“高燒”的后果,便是大而無物。
目前,藏品無論數(shù)量還是豐富性,中國的博物館都無法與國際相提并論!按笥⒉┪镳^有750多萬件藏品,美國國家博物館有1700多萬件,我們最多的故宮(微博)博物院也不過180萬件,省一級較多的南京博物院不過40多萬件!标懡ㄋ烧f,更糟糕的是,中國的博物館藏品千篇一律,多為陶瓷、銅器、錢幣、玉器、字畫等類古器物。
這種誤區(qū)在地方尤為突出。陸說,市縣級博物館的文物藝術品收藏一般量少質(zhì)差,本不該簡單模仿國家或省級博物館。然而,當他試圖揚長避短,幫助地方建立有當?shù)靥厣牟┪镳^時,這方面的文物資料幾乎都很少。
他舉了江蘇淮安市的案例。當?shù)孛髑鍟r期的漕運經(jīng)濟、鹽業(yè)經(jīng)濟非常發(fā)達,但這方面的文物資料積累卻少得可憐!斑@種情況絕不僅僅是個案,而是全國普遍現(xiàn)象!
更糟糕的是,許多地方官員重建筑、輕展覽。主次顛倒的結(jié)果,導致本該是博物館建設最重要的展覽籌建費用捉襟見肘。
有些博物館許多展陳品幾年甚至十幾年不變!爸灰催@個館,客人來開空調(diào),客人走關空調(diào),就一定是這樣的博物館。”龔良說。
缺乏人氣的另一原因,是一些地方博物館的建設,往往成為當?shù)亓ν菩鲁切聟^(qū)的籌碼。陸建松舉例說,被遷建到遠離市中心的青島市博物館,位于青島市區(qū)到嶗山風景區(qū)的必經(jīng)之路。當初規(guī)劃在新館周圍建設商業(yè)廣場和居民小區(qū)。誰知博物館建成后,商業(yè)廣場和其他配套設施卻擱置了,至今周圍一片荒蕪,導致參觀者寥寥無幾!埃ㄟ@樣的博物館)與其說是為了滿足老百姓的精神文化需求,倒不如說是為了一屆政府的政績”。
“博物館建造不是有錢就能建造!标懻f,它的建設離不開兩個重要的學術支撐——展品收藏基礎和學術研究基礎。但在諸多學者看來,這兩點中國博物館業(yè)均不容樂觀。
在國際上,博物館公共教育的功能正在凸顯。但在國內(nèi),博物館的功能定位依然停留在收藏研究文物古董的機構(gòu)。
“專業(yè)人才進不來, 關系戶擠破門”
這種“注重建設、不注重軟件”的背后,在龔良看來,是一種體制隱憂。
人才匱乏,是限制中國博物館事業(yè)的瓶頸。龔說,博物館現(xiàn)有事業(yè)單位管理體制,缺乏上升空間,對優(yōu)秀員工幾乎沒有吸引力。
國家文物局先前的一項調(diào)查顯示:“全國博物館從業(yè)人員中,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的職工僅占13.5%左右!奔词乖诮(jīng)濟、文化較發(fā)達的浙江,人才狀況也很不樂觀!罢憬〔┪镳^、中國絲綢博物館、浙江自然博物館三家省級館中,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的職工分別為27.6%、20%、35.5%!标懡ㄋ筛嬖V南方周末記者,在上海,擁有140多人的中國航海博物館,文博專業(yè)出身的也不過寥寥3人。
“據(jù)我掌握的材料,中國四分之一的博物館,專門做展覽、研究、社會服務的專業(yè)人士,平均不超過三個!饼徚颊f,“我問一個縣博物館,有沒有人做專門展覽、社會教育,他們說有講解員,但他們根本不知道展覽和社會教育是怎么回事。”
這和用人制度上的弊端有關,陸建松說,招聘博物館專業(yè)人員,現(xiàn)在被納入事業(yè)單位統(tǒng)招統(tǒng)考,面向所有的非專業(yè)畢業(yè)生。
在一些地方,博物館成了安排關系戶的通道,“專業(yè)人才進不來,非專業(yè)人員擠破門”。陸建松舉例說,全國每年文博專業(yè)的招生不到300人,但這么少的專業(yè)人員畢業(yè)后,就業(yè)卻成了難題,“中小博物館不要”。
這直接導致不少博物館展陳能力低下。以博物館建筑設計過程為例,展陳框架方式的先行已經(jīng)成為共識。但天津博物館總工程師張曉明承認,對于一般的地縣博物館,拿出一個現(xiàn)成方案幾乎不太可能。做過多個博物館設計的程泰寧也證實,“有百分之六七十,根本拿不出展陳大綱”。
不少學者在為建立博物館職業(yè)資格認證制度鼓與呼!皣椅奈锞挚梢詮男袠I(yè)管理的角度,制定類似于日本博物館學藝員制度的博物館工作人員上崗資格管理辦法!标懡ㄋ烧f。日本的規(guī)定是,在大學讀完博物館專業(yè)、具有學士稱號的學分者才能成為博物館學藝員,相關管理辦法對工作人員的學歷和實踐經(jīng)歷等都很嚴格。
作為分管博物館事業(yè)的江蘇省文化廳副廳長,龔良覺得自己任重道遠!笆濉蹦凑找,江蘇每個縣至少要有一座博物館!暗幸蛔ú┪镳^)并非是建一座(建筑)!饼徚颊f,現(xiàn)在他正努力參與到江蘇各地的博物館建設中!跋M梦覀兊哪芰,去引導他們,少走一些歪路!
(南方周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