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的法律意識也不強,有賣地發(fā)財想法的遠不止村干部。由于每家每戶都分到了賣地的錢,幾乎沒有人反對買賣集體土地。李艷榮說:“很多村民都是花完了賣地的錢之后,才開始告村長。”
部分村民保護土地意識淡薄令人心寒。一些村民對于保護土地表現(xiàn)得十分麻木。在這次對孟家河灣的采訪中,有幾個村民召集另外的村民向記者反映情況,很多人不僅索要“工錢”,來回坐公交車的費用也讓召集人報銷。在當?shù)兀浾呖吹匠朔欠ㄞD(zhuǎn)讓的土地被破壞外,還有很多耕地也在遭受“侵蝕”。在村子附近,不少人在耕地上肆無忌憚地挖沙子,被挖的土地“千溝萬壑”,一些深坑填放著垃圾。據(jù)了解,有的村民認為種地不賺錢,于是私下與一些沙場達成協(xié)議“賣地”,只要給上價就把地按照一定的年限出租給沙場。
對于如何懲治土地違法者,很多村民呼吁執(zhí)法部門要敢于作為,相關部門要加強綜合執(zhí)法力度。當記者問“是否能把非法轉(zhuǎn)讓的土地還原”這一問題時,包括國土資源局等部門都表示“正在努力,但是卻無能為力”。據(jù)反映,對于土地違法案件一般都是你查案,他辦案,這種“擊鼓傳花”辦案方式導致很多案件成了“死案”。
此外,基層一些部門還建議加大對違法者的打擊力度,他們認為對非法轉(zhuǎn)讓和倒賣土地使用權行為的懲罰不夠嚴厲,犯罪成本過低,也是村干部屢屢非法賣地的一大原因。包頭市國土資源局有關負責人說,對村干部違法的兩三年判決,根本不能對其他村官們形成震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