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有俄羅斯媒體報道,烏克蘭“南方機械制造廠”的代表正在和中國代表就導彈技術相關問題進行談判進行談判,而所提到的“南方機械制造廠”就是R-36M的研制方,為此外界猜測,中國很有可能已經得到烏克蘭在洲際導彈技術上的幫助。
國外軍事學者猜測,中國已經擁有相當發(fā)達的戰(zhàn)略導彈部隊,也就是我們熟知的“二炮”,保持戰(zhàn)斗值班的洲際彈道導彈至少有數(shù)十枚。中國設計師完全有能力利用蘇聯(lián)研發(fā)成果和技術,進一步改善自己的武器,進而提高二炮的實力。而外媒將矛頭劍指中國新型“東風”-31洲際導彈。
東風-31射程為11500公里,可攜帶一枚700公斤彈頭,相當于1百萬噸TNT炸藥當量的核彈頭,而改進后的東風-31A,載荷1050-1750公斤,可攜帶至少三枚彈頭或誘導彈頭以及重返大氣層載具、其射程為11270公里。
R-36M超重型洲際彈道導彈
俄媒稱,不管是相關數(shù)據(jù)和外形上將,“東風”-31或多或少的有烏克蘭技術的影子。
但國內有軍事專家指出,這很有可能是俄羅斯的一種“挑撥離間”,俄羅斯和烏克蘭近幾年因為在克里米亞問題上一直是糾纏不斷,俄羅斯試圖用這種行為來給烏克蘭軍事工業(yè)“抹黑”。同時引起美國的恐慌,因為美國更不希望這樣的事情發(fā)生。
,“東風”-31或多或少的有烏克蘭技術的影子
其實,烏克蘭之所以能和中國軍事裝備方面積極合作,無非就是兩個原因:一是中國已經不能像從前那樣輕易得到俄羅斯的武器和技術,而引進和借鑒高科技武器裝備的必要性仍然很高。
二是中國經濟實力現(xiàn)在完全充足,有錢買好東西了,再加上中國和烏克蘭并沒有領土接壤,烏克蘭也就不擔心中國的軍事擴張。在未來,中國和烏克蘭的軍事裝備交流必將進一步深入,中國的國防力量也不會單純依靠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