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
普京被逼無奈:最后一搏竟把未來全押給中國 2014-09-28 09:15:28文章稱,還有一個無可爭議的因素常常被忽視:普京爭取到了好于預想的最佳基礎條件。中俄有關天然氣價格和供應額的討價還價已經持續(xù)了十年多,普京在談判地位最差的時候飛赴上海。
烏克蘭危機的升級將這筆交易變成了性命攸關之事,而對中國“同志們”而言,面臨國際孤立威脅的俄羅斯的脆弱性顯而易見。
然而,北京并沒有趁機落井下石。俄氣公司雖然放棄了一些立場,但獲得了巨額預付款,也沒有在天然氣田或管道上分給中國公司哪怕是象征性的股份。
根據現(xiàn)在商定的、與油價掛鉤的天然氣定價機制,中國似乎努力為俄羅斯保留些許利潤,因為它自然不希望這筆戰(zhàn)略意義如此重要的交易做不成。
許多專家將中國簽訂這筆合同的意愿與其在東北用天然氣替換煤的政策聯(lián)系起來。東北地區(qū)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日益糟糕。

中俄天然氣
普京始終對中國友好
莫斯科在何處依賴北京
文章認為,中俄聯(lián)盟形成的最大問題在于,俄羅斯不可避免地被卷入不斷升級的東亞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之中。東亞各國在一系列太平洋島嶼的主權問題上存在大量糾紛。

俄羅斯不可避免地被卷入不斷升級的東亞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之中
在烏克蘭危機發(fā)展的同時,部分糾紛也在嚴重尖銳化。這可被視為一個巧合,但中國在島嶼歸屬陳年糾紛軍事化進程中扮演的積極角色毋庸置疑。確定對它們的監(jiān)管,象征意義大于經濟意義,因為有關當地油氣儲量的可靠資料目前并不存在。
文章稱,俄羅斯一方面試圖在海洋邊界沖突中保持嚴格的中立,另一方面又展現(xiàn)出軍事實力,有意根據亞洲規(guī)則參與這場地緣政治游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