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
中國新型130毫米艦炮用增程制導炮彈上世紀90年代末期以來,我國緊跟世界發(fā)展潮流,開始火箭滑翔增程炮彈的研究,重點研制155毫米火箭滑翔增程炮彈。
先后開展了總體方案、滑翔彈道、氣動控制機構、彈道探測及小型助推火箭發(fā)動機等方面的研究,同時,隨著我國在微電子、微機電領域的進步,也研制出用于該彈的GPS/INS制導系統(tǒng)。

資料圖:中國155毫米WS-35出口型制導炮彈
從近年曝光的我國155毫米WS-35出口型制導炮彈的相關情況看,其射程高達100千米,因此分析人士稱它應該就是我國新研制的火箭滑翔增程炮彈。
據(jù)悉,這種增程長度達到1.6米,重達48至55千克,目前這種彈藥的發(fā)展型號已經(jīng)裝備我軍PLZ05A型自行火炮和某型輪式155毫米火炮系統(tǒng)。

資料圖:俄羅斯Ak-130雙管120毫米艦炮,是中國進口的“現(xiàn)代”級驅(qū)逐艦上面的主炮
我國從本世紀初開始研制155毫米火箭助推滑翔制導炮彈,先后攻克了總體技術、制導系統(tǒng)技術、助推火箭發(fā)動機、子彈藥拋撒技術等,這次展出的WS-35應該是就是具體的科研成果。
應該說,我國首次公開國產(chǎn)火箭滑翔增程炮彈,表明這個彈種已經(jīng)被中國完全掌握, 我國成為繼美、意、瑞典、法之后第五個掌握先進火箭滑翔增程制導炮彈的國家。
不但標志我國陸軍炮兵遠程打擊能力的提高,也表明我國在精確制導、彈藥增程武器研制等領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使我國在炮射制導武器的研發(fā)水平達到世界一流,為這些技術移植到艦炮,加強我國海軍對岸打擊能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