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機的發(fā)動機和航電還多是舶來品,就一“殼子”兩“翅膀”是國產(chǎn)貨,所以不少同學抨擊中國這飛機技術含量低。
但這些抨擊新機技術含量的同學中,似乎沒幾個注意到制造機身大梁和框架,又需要一套什么檔次的產(chǎn)業(yè)體系!!

國產(chǎn)大型客機C919首架機在上?傃b下線
1980年9月26日,中國首次自行研制制造的大型噴氣式客機“運-10”首次試飛成功后,試飛累計170小時后即被停止試飛,很大程度上與當時中國沒有能加工大型機身大梁所必需的大型模鍛壓機有關,分鍛組合件強度不足,疲勞超限是也。
現(xiàn)代大型客機的整體高強度大梁(以及框架),需要超大型模鍛液壓機進行鍛壓。

大壓機
而目前全球(不含中國)四萬噸級以上的大壓機,也就美(2臺4.5萬噸),法(6萬噸及4萬噸各1臺),俄(前蘇留下的7.5萬噸2臺),瑞典(8萬噸1臺)——僅此七臺而已。美國那兩臺尚是五十年代的老貨,法國則于七十年代從前蘇聯(lián)引進了那臺6萬噸壓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