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科幻電影《復仇者聯盟》的讀者,應該都會對那艘從海上騰躍而起、飛行在天上的龐大航母印象頗深。近來,關于這種武器實體化的話題屢屢成為熱點。有外媒報道稱,美軍將在2040年裝備第一艘空天母艦,并將在2050年建成三個核動力空天母艦編隊。此外,也有消息稱能夠投放無人機的巨型飛機“航天母艦”明年就要試飛。那么,當航母真的飛上了天,未來戰(zhàn)場將變成何樣?
美軍“航天母艦”明年試飛?
英國媒體報道稱,世界上最大的飛機預計于明年起飛,它有3架波音737飛機那么寬。這架目前正處于生產階段的“航天母艦”于2011年開始研制,相關人員正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莫哈韋航空航天港建造這架飛機。它的制造商斯凱爾德復合技術公司希望明年做好準備讓它試飛。雅虎網站報道稱,這架飛機的綽號為“羅克”,得名自一種虛構的鳥。它裝有6個噴氣式發(fā)動機和28個輪子,翼展達到約117米。這令它的體積遠遠超過了人們已經打造出來的所有飛機,其機身寬度約為波音737飛機的3倍。

飛行航母? 航天母艦?
叫個啥名 含義挺深
欲解其義,先正其名。顯然,現在多家媒體報道的“飛行航母”也好,“空天母艦”也好,都是在“航母”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新詞匯,F代軍事中,“母艦”指的是能夠為其他作戰(zhàn)單位提供攜帶、承載、補給、保障、停靠等服務的大型艦只。而航空母艦,顧名思義,便是為航空戰(zhàn)機(也就是在大氣層內作戰(zhàn)的飛機)服務的母艦。從這個角度上講,電影中神盾局那艘巨艦,叫作“飛行航母”是最合適的。

而傳說中將要進入太空的作戰(zhàn)平臺,如果搭載的是只能在太空作戰(zhàn)的航天戰(zhàn)機,則稱為“航天母艦”并無不妥;如果搭載的是既能在太空作戰(zhàn),也能在大氣層飛行的空天戰(zhàn)機,那么就該叫“空天母艦”。當然,這里的“艦”字已經不是指水面艦艇,而是太空戰(zhàn)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