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國不存在大規(guī)模海上軍事入侵的安全威脅,但傳統(tǒng)安全威脅依然存在,尤其是因島礁爭端、海洋權益爭端引發(fā)的海上安全危機。在釣魚島問題上,日本右翼不斷制造事端,企圖強化對釣魚島的控制。2012年9月,日本打破中日高層達成的擱置釣魚島爭議、不單方面采取主權行動的默契,非法對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進行所謂的“收購”。日本還極力將美國拉入釣魚島問題中來,以形成美日聯(lián)手對我之勢;同時,長期以來,越南、菲律賓等國在其非法侵占的中國南沙島礁上大興土木,并進行大規(guī)模填海造地和修建機場等活動,甚至部署導彈等進攻性武器,嚴重侵犯了中國的領土主權,對地區(qū)和平與穩(wěn)定造成威脅。
與8個周邊鄰國之間的海上爭議,限制了中國發(fā)展海洋經濟的步伐
中國與朝鮮、韓國、日本、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尼、文萊等8個周邊鄰國存在不同程度的海上爭議,在主張重疊海域產生海域管轄權沖突,具體表現(xiàn)為各方在主張海域行使?jié)O業(yè)、礦產等資源的排他性開采權,對海洋科學研究、海洋環(huán)境保護以及人工設施建設等行使排他性專屬管轄權等。在爭議海域經常發(fā)生漁民被扣、勘探船受干擾等情況,中國一直采取了克制和謹慎的態(tài)度。即便如此,中國的合法權益仍遭受了不同程度的侵害。譬如,中國南海九段線內南部地區(qū),周邊聲索國井架林立,開采油氣數(shù)量龐大,中國卻未曾開過一口井、打過一桶油。
越南蘇30戰(zhàn)機
海上恐怖襲擊及海盜行動等跨界犯罪,威脅中國海上貿易通道安全
中國的對外貿易依存度已經超過了80%,其中90%的運輸要經過阿拉伯海、印度洋、馬六甲海峽等咽喉要道完成。這意味著,上述任何地區(qū)的不穩(wěn)定或者海盜、恐怖主義活動的猖獗都有可能威脅中國的海運安全。譬如,2008年中國有1265艘次商船通過印度洋航線,平均每天3~4艘,其中20%的船舶遭到了海盜襲擊。
越南蘇30戰(zhàn)機
應對措施
倡導新的安全理念,推動建立中美新型大國關系。中國希望以全新的理念和行動走一條不同于以往的道路,打破守成大國和新興大國以軍事對抗和零和博弈解決秩序更迭的歷史覆轍,塑造“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目前,中國正從以下四個方面推動踐行中美新型大國關系這一倡議:1.增強互信;2.務實合作;3.建立大國互動新模式;4.有效管控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