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西漢
一個可以和唐朝比肩的王朝,漢唐文明是中華最燦爛的文明,先進的封建制度使西漢遠遠先進于其他國家,漢武帝時,西漢徹底擊敗了匈奴,匈奴西竄至歐洲,把歐洲聯(lián)軍打的潰不成軍。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9年),又稱前漢,與東漢(后漢)合稱漢朝,是繼秦朝之后的第二個大一統(tǒng)封建王朝。共有14個皇帝,歷經(jīng)211年。
秦朝滅亡后,經(jīng)過楚漢之爭,劉邦獲勝。公元前202年劉邦稱帝,國號漢,史稱西漢,定都長安。西漢在諸多制度上承襲了秦制,又實行了輕徭薄賦的政策,社會經(jīng)濟穩(wěn)步發(fā)展,農(nóng)業(yè)、手工業(yè)及商業(yè)領域均取得明顯進步,史稱休養(yǎng)生息,出現(xiàn)了文景之治的景象。
漢武帝時期又進一步采取措施加強中央集權(quán),推行“推恩令”、“中朝”制、鹽鐵官營等。首次確立了儒家思想,使其成為中華帝國的主流思想。對外開疆拓土,首次開拓了北絕大漠、西愈蔥嶺、南至大海、東并朝鮮的遼闊疆域,奠定了現(xiàn)代中國版圖;在征討匈奴的同時還開辟了連接歐亞大陸的絲綢之路,拓展了對外交往。
漢昭帝時期又加強了西南和西域的控制,漢宣帝時大破匈奴,匈奴向漢稱臣,建立了西域都護府,西漢進入全盛時期,史稱武昭宣盛世。公元前36年,陳湯斬殺呼屠吾斯,標志漢匈戰(zhàn)爭結(jié)束。
公元9年,王莽自立為帝,改國號為新,史稱“新莽”,西漢滅亡。
西漢時期使中國人和漢人劃上了等號。同時也是中華帝國的的黃金時代,中國文化發(fā)展的一個高峰,社會經(jīng)濟、文化全面發(fā)展,對外交往的日益頻繁,成為當時世界上的強國。文學、史學、藝術(shù)和科技等領域的成就輝煌燦爛,影響深遠。出土文物豐富,顯示出“漢并天下”,多姿多彩的時代風貌。對中國兩千年的封建社會和世界歷史進程產(chǎn)生了決定性的影響。
六、亞歷山大帝國
馬其頓民族從巴爾干北方呼嘯而來,打敗了稱雄地中海的希臘聯(lián)軍,亞歷山大揮軍南下,以數(shù)萬軍隊打敗了埃及波斯,成為第一個地跨三洲的大帝國。雖然亞歷山大早逝后帝國解體,但卻促進了東西方文明的第一次融合。
亞歷山大帝國,前336年—前323年。
馬其頓王腓力二世在位的時候征服了整個希臘,其子亞歷山大后來整合了希臘的力量開始東征,建立了”曇花一現(xiàn)“的亞歷山大帝國。腓力二世最終征服希臘的時間是公元前338年,前337年成立“希臘聯(lián)盟”,即“科林斯聯(lián)盟”。亞歷山大帝國版圖包括今天的希臘、馬其頓、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塞浦路斯、土耳其、黎巴嫩、敘利亞、以色列、巴勒斯坦、埃及、約旦、伊拉克、科威特、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全境或大部,印度次大陸西北部的小部分,以及帕米爾高原西部的部分地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