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艦?
“大鳳”號航母是作為日本二戰(zhàn)主力翔鶴級航母的后續(xù)艦型設計的,于1941年7月在川崎神戶造船廠開工,此時距離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僅5個月。原計劃在1944年6月竣工,但是中途島海戰(zhàn)后前線戰(zhàn)況日趨惡化,特別是航母的損失很大,為了及早服役,補充戰(zhàn)損,“大鳳”號通過簡化工程加快進度,于1943年4月7日下水,并在1944年2月初進行最后舾裝,3月加入日本海軍。
無論是來自民間的造船工人,還是日本海軍官員,都對“大鳳”號充滿信心。當時甚至有人在機庫后壁上用墨手書“天下第一艦”。其技術數(shù)據(jù)如下:標準排水量29300噸,公試排水量32400噸,滿載排水量37268噸,全長260.6米,寬27.7米,吃水9.67米,航速33.3節(jié),續(xù)航力10000海里/18節(jié),艦員1751名,裝備100毫米高射炮12門、25毫米機關炮51門,載機數(shù)量61架。裝甲系統(tǒng)采用局部重點防護,在機庫、艦橋和動力艙等關鍵部位鋪設了層層厚重的裝甲。

可以說,這艘精銳航母一改日本航母的傳統(tǒng)設計風格,采取多種創(chuàng)新設計,集技術精華于一身,強化裝甲防御能力。因此,日本海軍狂妄地稱其為“不沉之航母”。
一枚魚雷擊沉一艘航母
1944年6月,“大鳳”號服役3個月左右,美軍在塞班島登陸,日本派遣以“大鳳”號為首的9艘航空母艦等50艘艦艇組成第1機動艦隊,駛往菲律賓。6月19日上午,在收到美軍艦隊位置的報告后,“大鳳”號上前后起飛了16架零戰(zhàn)、17架彗星和9架天山,與翔鶴、瑞鶴上起飛的艦載機會和,組成日軍最大的一個攻擊群向東方殺去。
與此同時,美軍“大青花魚”號潛艇(ALBACORE, SS-218)以大鳳號為目標,發(fā)射了6枚魚雷。其中,前五枚魚雷都未射中,只有第六枚魚雷擊中了“大鳳”號前部升降機附近右舷艦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