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占豪
經(jīng)歷了五年的博弈和等待,美國國會終于通過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010年份額和治理改革(Quota and Governance Reforms,即第14次份額總檢查)。至此,新興市場在IMF中的話語權(quán)將大幅上升,中國也一躍成為IMF第三大份額國(6.394%),僅次于美國(17.407%)和日本(6.464%)。
美國攔了5年,為何如今國會通過了相關(guān)議案?這又意味著什么呢?中國一躍成為IMF第三大份額國
美國攔5年的原因自不必說,是美國不想提高以中國為首的新興市場在國際組織中的話語權(quán),如今不得已國會通過,其背后原因有三:
一、大勢所趨,美再攔只能削弱IMF的國際影響力:IMF既然是國際機構(gòu),就需要有足夠的國際代表性,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jīng)濟體,在IMF中只有不到4%的代表權(quán),這顯然說不過去。何況,這已經(jīng)是5年前就在國際社會達成的一致意見。此時,若美國繼續(xù)攔,只能削弱IMF的影響力,IMF影響力的下降,同樣削弱美國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