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印尼、新加坡和馬來西亞就聯(lián)合巡邏南海進行會談。新加坡海軍總長黎忠漢解釋稱,由于中國、菲律賓和越南圍繞南沙和南沙群島的爭端,海軍將很難協(xié)調自己的行動。無論如何打擊海盜遠非是新加坡、印尼和馬來西亞海軍將來常駐南海的唯一理由。
其實,印尼、馬來西亞和新加坡聯(lián)合巡邏南海的計劃是由美國提出的。美國在激化同中國的對抗,在南海制造不穩(wěn)定。如果美國繼續(xù)推行如此挑釁的政策,那么,中國將面臨著一個不僅是南海的緊張點,而且南海發(fā)生武裝沖突的可能性很高。美國制定了一整套“胡蘿卜加大棒”的方法,讓東盟成員國相信,美國正致力于奧巴馬政府“重返亞洲”的目標,并打算保護它和盟友及朋友在該地區(qū)的利益。美國仍然擁有國際發(fā)展援助帶來的可觀影響力,但和中國不同的是,它不愿意將政治和經(jīng)濟混為一談。
媒體專訪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
要知道,美國“重返亞洲”所派生的再平衡亞洲是一枚毒針,意在分化東盟,讓東盟國家站隊。要是東盟散了,那對中國和東盟都是極大的傷害。
之前提到,中國希望通過雙邊談判的方式來妥善解決南中國海問題。但一些爭議國則更傾向于將雙邊爭議“多邊化”和“國際化”,以此來增大對抗中國的籌碼。
現(xiàn)在,東盟越來越傾向于在南海問題上發(fā)聲,一些東盟成員國對于中國在南海的行動有疑慮。
媒體專訪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劉振民
這次在天津召開的中國與東盟高官會議上,由于美國、日本在背后指使,東盟部分成員國肯定要向中國“叫板”,中國將要面臨這方面的壓力。但中國不希望此次會議不要被一些東盟內(nèi)部的南海聲索國所綁架。
中國政府一直強調如若將南海問題國際化、多邊化“只能使事情更糟,解決難度更大”,但以上這些因素決定了,中國與東盟打交道將會越來越困難。而且與東盟關系“漸行漸遠”并非沒有可能,中國能做的,恐怕只能是未雨綢繆,基于以上這些現(xiàn)實,開始重新思考南中國海問題的應對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