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黨偉業(yè)》開機日期尚未明晰,有關(guān)偶像派演員飾演偉人的新聞一個接一個。關(guān)于“偶像演偉人”的話題也再次受到關(guān)注。劉燁扮演毛澤東真能傳神嗎?陳坤出演周恩來能被大眾接受嗎?“偶像演偉人”的路能走通嗎?一個個問號等著拉直,一個個疑問等著答案。
《建黨偉業(yè)》一直是媒體關(guān)注的一部電影,近日《建黨偉業(yè)》的片方稱湯唯將飾演毛澤東的初戀情人陶毅。湯唯拍定妝照時散發(fā)出來的學生朝氣讓劇組非常滿意。湯唯此次加入《建黨偉業(yè)》可以稱作復出第三站。
銀幕熒屏偉人經(jīng)歷“三段式”
曾經(jīng),“銀幕偉人”是特型演員的專屬。古月在觀眾眼中是長得最像毛澤東的,也是扮演毛澤東次數(shù)最多的特型演員。據(jù)資料顯示,古月從影27年,在84部影視作品中出演毛澤東,代表作品有《開國大典》、《中國出了個毛澤東》等。繼古月之后,王立憲扮演的毛澤東形象走進了銀幕。到王鐵成、劉勁飾演周恩來,可以說達到了特型演員的演藝高峰。
從1995年的《長征》開始,專業(yè)演員出身的唐國強開始扮演毛澤東。唐國強對毛澤東的塑造打破了傳統(tǒng)的特型演員表演模式,不再是照搬原型,形似第一,創(chuàng)作性地將對偉人的飾演帶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帶給觀眾一個更生動、更形象的毛澤東。他的表演也很快被觀眾認可。唐國強自己就曾說“我扮演的毛澤東"神似"勝"形似"。”他的出現(xiàn)讓偉人的飾演者從特型演員成功轉(zhuǎn)為實力派。
“銀幕偉人”在結(jié)束了“特型演員”、“實力派”之后,進入了第三階段——隨著《建黨偉業(yè)》開拍在即,劉燁扮演青年毛澤東的造型正式亮相,陳坤飾演周恩來已經(jīng)確定、吳彥祖飾演胡適,董潔飾演宋慶齡的消息也相繼傳出。標志著銀幕偉人進入偶像演偉人的“非特型時代”。
偶像演偉人,有弊也有利
偶像演偉人,引起的爭議出乎人們意料。有支持也有反對。在多數(shù)人看來,偶像明星并不適合演偉人。一個原因是偶像走紅靠的是長相,是人氣,而實力派靠的是實力。偶像的負面新聞總是層出不窮,即使現(xiàn)在沒有,也保不齊以后沒有,很多人擔心偶像的負面新聞會給銀幕偉人帶來負面影響。還有人擔心偶像演偉人難以接受,長相俊俏,時尚前衛(wèi)的偶像派到底能否把偉人的氣場和鋒芒演出來?讓人懷疑。
支持的聲音認為,偶像演偉人也有好處。偶像明星的出演可以吸引年輕人的關(guān)注,還可以帶動票房,激發(fā)投資商的熱情,何樂而不為?畢竟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特型演員”專屬的時代終要過去。
“非特型”的路應(yīng)該怎么走?
《建黨偉業(yè)》讓觀眾徹徹底底地看到了一個偶像版的偉人架構(gòu),徹底地打破了過去只有特型演員才能扮演偉人的規(guī)矩,讓銀幕偉人形象徹底地進入了“非特型”時代。
“非特型”的路到底應(yīng)該怎么走?
神似比形似更重要。對于欣賞銀幕偉人的觀眾來說,重要的不是“像與不像”,而是他的精神境界和強大感召力。因此塑造偉人形象不能只遵循外形相似這一種標準,表演風格上不能拘謹和單一,要有多樣化的演繹路線,這樣,才可能把偉人的氣宇非凡和豐富的精神傳遞給觀眾。
形象重于票房。票房對電影來說當然重要,不過,如果只盯著票房,甚至不擇手段地吸金,絕對是一種短期行為。選擇偶像演偉人,無疑會有很好的票房號召力,但前提是以適合為說。黎明出演《梅蘭芳》后,在觀眾心中留下的并不是“梅蘭芳”,還是黎明本人。雖然《梅蘭芳》有不錯的票房,但很難說這是成功。
看演技別看名氣。電影選擇演員,一個重要的標準是——是不是合適,而不是當紅程度。事實上,很多偶像最后都不幸成為流星,而那些能長久活躍在銀幕前的藝術(shù)家,無不是靠出色的演技來征服觀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