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變動一直被認為是企業(yè)重大動作的前兆,并被業(yè)界廣泛關注。上市公司高管震蕩往往伴隨著戰(zhàn)略調整、重組并購等,從聯(lián)想老帥柳傳志回歸,到國美股權之爭高層換血,中國的經(jīng)濟界,人事變動傳聞硝煙已起,往往不是空穴來風,或多或少昭示著企業(yè)將有大事發(fā)生。
日前,一向低調的全球排名前三的通訊設備商之一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關于人事震蕩傳聞漫天飛舞,甚至將內部繼承人與元老派之間的爭斗矛盾升級描繪地頗為惟妙惟肖。華為立刻出面澄清,要求停止炒作。
華為總裁任正非剛被《福布斯》列為最受國際尊敬的中國企業(yè)家榜首,華為近幾年發(fā)展日新月異,市值也爆棚增長。如今,圍繞華為股權之爭再起風浪。一時間,華為接班人究竟會是誰成為關注焦點。
傳聞紛飛 真假難辨
企業(yè)發(fā)展壯大了,總要有人出來統(tǒng)領全局。股權利益之爭,矛盾激化,似乎是哪個企業(yè)都逃不開的命運。
華為的高管震蕩傳聞頗為精彩。據(jù)記者了解,目前業(yè)界關于華為高管震蕩傳聞分幾個版本。
有媒體爆出,華為高層遭遇“地震”,華為總裁任正非逼走孫亞芳,以便為兒子任平順利接班鋪平道路,甚至指出目前孫亞芳正在走離職程序。
細節(jié)頗為真實,提到今年國慶節(jié)前一次華為例行的經(jīng)營高管團隊(EMT)會議上,任正非提出要將兒子任平引入EMT成為董事,但是遭到董事長孫亞芳等高管的強烈抗議。而此成為導火線,引發(fā)了與會高管與任正非的正面沖突。
華為EMT的成員包括總裁任正非,董事長孫亞芳,副總裁費敏、洪天峰、徐直軍、紀平、胡厚昆、郭平、徐文偉、彭志平等。
另有版本揭露,為使華為現(xiàn)任董事長孫亞芳“讓路”,華為總裁兼創(chuàng)始人任正非欲出大價錢收回孫亞芳持有的華為股份,涉及金額近10億元,也有14億一說。
目前華為的公共關系顧問公司華瑞國際傳媒亞洲有限公司向媒體發(fā)布了澄清聲明,說此消息“純屬捏造”。
華為表示,希望媒體本著尊重新聞事實的原則,不要繼續(xù)炒作。該公司將保留對制造和傳播謠言的相關人員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華為相關部門人士告訴記者:“公司沒有明確高管變動出來,甚至內部也未傳言。”
“家族式”味兒越來越濃
華為接班人已定?
對于66歲的任正飛而言,似乎考慮接班人問題也提上日程,權杖交給誰卻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因為有那么多雙眼睛在看著。
采取“世襲”制還是高管輪流“坐莊”?華為的“大接班階段”接班人被打上了大大的問號。
據(jù)華為內部人士透露 由于外界傳聞頗多,內部并沒有聽到明確說法。大多華為內部人均表現(xiàn)出“渾然不知”的態(tài)度。
接近華為高管人士透露,此傳聞并非空穴來風,然而細節(jié)部分還是傳的過于離譜,不能完全聽信,事態(tài)發(fā)展有待觀察。他告訴記者:“作為家族企業(yè),發(fā)展至此并不奇怪,當初白手起家一手創(chuàng)建,如今成績卓越,內定后代為接班人也是合情合理。但并不能否認其他人的貢獻,還應妥善處理。”
有傳聞指出,孫亞芳實際上沒有太多實權。孫亞芳是否出局對任平進入華為的高層管理團隊、甚至控制華為影響不大。
實質上,孫亞芳在華為大部分時間主管人力資源和市場,華為至關重要的市場組織體系是在孫亞芳的領導下建立的。當初任正非提議孫做董事長,負責外部的協(xié)調,自己做總裁,專心做內部管理。孫亞芳在華為的地位和貢獻可謂巨大。
而默默地,任正飛使得華為的“家族式”管理味兒越來越濃,任式家族漸漸扎根華為。據(jù)了解,目前,任正非家族有5人在華為任職。其中,任正非的弟弟負責華為公司的物業(yè)管理;其妹在1999年之前曾任公司的財務總監(jiān)。任正非的女兒孟晚舟,在1995年前后就加入了華為,之前任華為財務部副總裁、華為香港公司銷售總監(jiān)、財務總監(jiān)等,近日接替華為元老之一的梁華為CFO。其兒子任平在沒有被曝光前在華為的最高職務是華為下面一個做配套的子公司老總,如今也漸漸浮出水面。
根據(jù)《華為基本法》對接班人的要求:我們要制度化地防止以后公司的接班人腐化、自私和得過且過。當我們的高層領導人中有人利用職權謀取私利時……關于華為接班人產(chǎn)生的規(guī)定:華為公司的接班人是在集體奮斗中從員工和各級干部中自然產(chǎn)生的領袖……
1996年擬定《華為基本法》的時候,恰好是華為從創(chuàng)業(yè)階段向發(fā)展階段過渡的時候。雖然有人指出,《基本法》體現(xiàn)了不少對企業(yè)發(fā)展階段的思考,但是似乎帶有比較明顯的決策者個人理念的色彩,甚至有“家法”的意味。
無論如何在接班人方面,還是反應當初華為元老和整個管理層的意愿,如今,華為迎來輝煌,此法約束力是否依舊?
如果有一天任正非離開,孫亞芳要做的,是否仍舊貫徹并執(zhí)行“華為基本法”?
“左非右芳”還能有多久?
“左非右芳”成就了華為,然而能持續(xù)多久?當非功成身退之際,芳能否依舊?
《福布斯》中文版首次推出由12個人組成的年度人物榜,任正非以華為市值3588.04億位居2009年最受國際尊敬的中國企業(yè)家榜首,上榜的還有騰訊馬化騰、網(wǎng)易丁磊、阿里巴巴馬云、百度李彥宏、聯(lián)想柳傳志等。
《福布斯》中文版表示,任正非雖然在國際知名度排名中僅名列第八,但他在全球大型跨國公司領袖中受到尊敬的程度,在國內無人能出其右,華為至今仍然幾乎是唯一在高科技領域內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中國內地跨國公司。
華為的低調不難想象,總裁任正非一直被認為中國最神秘的企業(yè)家,處世一直頗為低調,很少公開接受媒體采訪。
任正非出生于貴州,祖籍浙江省,后參軍從事軍事科技研發(fā)。有過一段軍旅生活的任正非,傳承了太多軍人性格,為人直爽硬朗。44歲的任正非在1988年成立了華為公司,并在這個競爭殘酷的電信行業(yè)里摸爬滾打,隨后的22年里,任正非堅定地守住了華為的陣地,華為也由成立之初得一家生產(chǎn)用戶交換機(PBX)的香港公司的銷售代理兒并不斷豐滿羽翼,發(fā)展壯大,如今成為全球領先的電信解決方案供應商。服務全球運營商50強中的45家及全球1/3的人口。
在華為與任正非有舉足輕重地位的非孫亞芳莫屬,早期在國家機關從事通信工作,92年進入華為,六年后被提升為華為董事長兼常務副總裁。
孫亞芳在華為的威望和地位可謂來的合情合理,其曾對任正非有知遇之恩,在華為危急時刻獨具慧眼,伸出援手。據(jù)說,孫亞芳還在國家機關任職時,當時華為在資金上面臨很大困難,由于看好華為,孫亞芳靠自己的關系幫助華為貸了不少款,可以說是曾在華為最危急的時候“挽救過華為”。也許她也不知道,當初的一念之間,成就了一個發(fā)展至今如此輝煌的華為。
2009年華為全球銷售收入1491億元人民幣(約合218億美元),同比增長 19%。營業(yè)利潤率14.1%,凈利潤183億元人民幣,凈利潤率12.2%。根據(jù)收入規(guī)模計算,如今華為已經(jīng)成功躋身全球第三大設備商。
孫亞芳在華為發(fā)展中的貢獻也不容小視,正是基于孫亞芳在競爭的同時與同行加強合作的理念,華為不斷與業(yè)界同行3COM、西門子、NEC、松下、摩托羅拉等企業(yè)都有合作,奠定深厚根基。
正是這樣孫亞芳與任正非在華為內部的地位可謂不分伯仲。對于外界,圍繞孫亞芳與任正非總有說不清的話題。
孫亞芳與任正非共事16年之多,華為“左非右芳”的格局早早就已成立,并且深入人心,雙方無論在默契度和信任度均無二話可說。孫亞芳在華為的地位也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雖然外界認為,孫亞芳擔任華為董事長已長達12年之久,更被認為是接替任正非的最有力人選之一。然而作為創(chuàng)始人,任正非無疑還是享有領導權。
業(yè)內人士指出:“不能否認的是,確實華為原來的決策層元老級別很多已經(jīng)不在,2007年任正非曾提出讓任平進入華為最高決策層,遭到華為決策層EMT中的4人抵制就可見其矛盾所在。”
孫亞芳并不是華為的創(chuàng)始人,但是她必然將是決定華為何去何從的關鍵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