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整套關于小綠人或恐怖的巨型外星人從火星來到地球上的歷史觀。
- 火星是太陽系中唯一勉強與地球相似的行星,也是除地球外唯一有可能進化出生命的行星(另外可能孕育生命的星球還有冰凍的木衛(wèi)二,但它只是木星的一顆衛(wèi)星,并不是行星)。
NASA供圖
“勇氣號”火星探測車視野中的火星:這兩輛火星車所拍攝的照片是目前為止所見到的最清楚詳細的火星表面圖片。 - 火星是人類在太陽系中有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實現(xiàn)登陸、行走并以傳統(tǒng)方式進行探索的唯一顆行星。
- 火星也是唯一可能被地球化而成為類似于地球的行星。
正是因為以上各種原因,人類已經(jīng)向火星發(fā)射了30余艘不同的探測飛船。NASA(美國國家航空和航天局)的火星探測車“勇氣號”和“機遇號”是火星最近的兩個造訪者。
在本文中,您將有機會全面了解火星車以及在探索火星的過程中它們能有哪些發(fā)現(xiàn)!最近的火星探測任務包括一對機器人探測車,稱為火星探測車(MER)。為什么要把機器人送上火星而不是像探月那樣直接把人送上去?
![]() NASA供圖 一位藝術家描繪的落在火星表面上的火星探測器 |
我們尚不具備將人送上火星的能力。這種謹慎的態(tài)度不是沒有理由的。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我們探索火星的歷史記錄不容樂觀——各國總共向火星發(fā)射了30多個探測器,但只有不到三分之一成功抵達了火星。這顯然不是什么好的記錄,它無法鼓勵我們把機器人探測器換成人類,至少在我們提高成功幾率之前是這樣。
其次是成本。后文中我們會知道,目前將一公斤重的機器人送上火星需要花費約五十萬美元的設計和發(fā)射費用,而機器人不需要考慮復雜的生命保障系統(tǒng),也不用擔心返回的問題——這將為飛行任務節(jié)省很大的重量。另外,機器人不需要在火星表面軟著陸。而要將一個小組的人員送上火星需要至少45,000公斤重的飛船、裝備、食物和水(例如,每一個人將需要408公斤以上的脫水食品)。按照每公斤五十萬美元計算,則總共花費1,000億美元。而實際上,載人探測任務的單位重量成本很可能要高于機器人任務,因為需要為乘員保留相當大的安全裕度。
![]() NASA供圖 “勇氣號”火星探測車,攝于NASA |
第三個原因來自工程上的挑戰(zhàn)。例如,要實現(xiàn)載人探測,一個可能的情形是要從火星大氣中生產(chǎn)回程的燃料。然而至今還未進行過任何相關的嘗試,甚至還需要通過多次試驗性探測飛行來驗證這種想法。另外一個重要的考慮是,在如此漫長的任務中宇航員可能受到的太空輻射以及阻擋輻射的方法。在地球上,地磁場阻擋了大部分的輻射,而火星沒有地磁場。
綜合以上原因,人類近期還不會將人送上火星。但是我們?nèi)匀豢梢杂脵C器人來代替作業(yè)。火星探測車(MER)機器人就是這種思路的體現(xiàn)。
實際上,保證探測車在到達火星以后仍然可以工作是火星探測任務中最棘手的一環(huán)。設想在沒有任何減速措施的情況下,嘗試將一臺復雜的機器人從10層樓扔下卻又要使它保持完好無損(或者換成一臺普通的DVD播放機)。這比起將探測車送上另外一顆行星上來說簡直是不值一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