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下午,甘肅敦煌遭遇了一場罕見的沙塵暴襲擊,強風裹挾著漫天黃沙,形成了一道高達百米的“沙墻”,瞬間吞噬了城市與高速公路。這場突如其來的沙塵暴不僅讓游客措手不及,也對當地交通和旅游活動造成了嚴重影響。
據極目新聞記者陳洋洋報道,沙塵暴發(fā)生時,鳴沙山月牙泉景區(qū)于19時宣布取消當天的星空演唱活動。游客們紛紛描述了沙塵暴的恐怖場景,形容其為“末日小說般的體驗”。視頻中可以看到,百米高的沙墻自北向南推進,車輛進入沙塵后能見度驟降,紛紛減速并打雙閃,甚至臨時停車。
一位來自北京的游客表示,這是她首次如此近距離感受到沙塵暴,形容其為“遮天蔽日”。另一位江蘇游客陳女士回憶,早晨天氣正常,晚上突然刮起大風,緊接著是沙塵暴,她和同伴們在一位熱心司機的幫助下安全返回酒店。
酒泉市氣象臺在沙塵暴發(fā)生前發(fā)布了沙塵暴黃色預警,敦煌市鳴沙山月牙泉景區(qū)也及時取消了相關活動,并提醒游客警惕沙塵天氣。景區(qū)工作人員表示,29日因大風天氣取消相關活動,購票游客將在7個工作日內收到門票退款。
30日,敦煌天氣有所好轉,陰有小雨,景區(qū)已恢復正常開放。然而,這場沙塵暴給游客帶來了深刻的印象,也引發(fā)了人們對氣候變化和環(huán)境保護的關注。
甘肅敦煌遭遇的沙塵暴并非個例。近年來,甘肅多地多次出現強沙塵暴天氣,其中不乏“百米沙墻”的壯觀景象。例如,2021年7月25日,甘肅敦煌和張掖等地也出現了類似的沙塵暴,超百米的沙墻自北向南推進,短短幾分鐘高速公路就被沙塵籠罩,整個畫面變成了土黃色。
專家指出,沙塵暴的發(fā)生與氣候條件密切相關,尤其是在春季和夏季,強風和干燥的氣候條件容易導致沙塵暴的發(fā)生。此外,人類活動如過度放牧、土地沙化等也會加劇沙塵暴的頻率和強度。
面對頻繁的沙塵暴,公眾應加強防護措施。氣象專家建議,避免在廣告牌和老樹下逗留,以防倒塌或斷裂危及生命安全;及時關閉門窗,減少外出,特別是老人和兒童;外出時最好佩戴口罩,用濕毛巾、紗巾等保護眼、口、鼻,減少沙塵吸入體內。
甘肅敦煌的沙塵暴事件再次提醒我們,氣候變化和環(huán)境保護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只有通過科學的管理和有效的措施,才能減少沙塵暴對人們生活的影響,保護我們的生態(tài)環(huán)境。
四川省政府18日通知顯示四川藏區(qū)全部脫貧 四川省政府18日發(fā)布通知,批準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縣、壤塘縣、阿壩縣,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縣、爐霍縣、色達縣等16個藏區(qū)縣退出貧困縣序列。加上此前已經退出貧困序列的16個藏區(qū)縣,至此,四川藏區(qū)實現全域脫貧摘帽。 四川藏區(qū)是我國...【詳細】
關于我們 | 保護隱私權 | 網站聲明 | 投稿辦法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網站導航 | 友情鏈接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網資訊中心 版權所有 |
![]() |
京ICP備05004402號-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