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山水嘉園一樣,這個項目的開發(fā)商也不管包租。從兩點半開始看房到5點天黑,總共2個半小時,記者看了5套房子,沒有相中一套,同車其他人也同樣沒有一個明確表示要交訂房費的。
看到這里,我覺得疑點越來越多了,你想買房子是多大的事啊,至少得幾十萬元,工薪階層攢十幾年才拿得出這么多錢,大家才看了2個小時房子,售樓員怎么就催促交錢呢!這所謂的看房有些像兒戲。
我看也是,難怪和我們記者一車去的幾十個北京看房人,沒有一個愿意當場交錢買房的。拉來一車人,沒賣出去一套房子,看房的有些失望,售樓員肯定也不太滿意。按照事先安排,記者參加的這個看房團第二天上午10點發(fā)車返回北京。如果早上八點吃飯,之后再從酒店20公里開過去,頂多還有一個小時還可以看看房子。剩下這點最后的時間,會有人買房嗎?如果沒人買房,又會發(fā)生什么事呢?我們再來看看。
第二天上午9點,看房車把大家拉到一個叫水岸新城的小區(qū)?捶繒r,這位穿皮甲克的青年一直在記者附近轉悠。看房的過程中,記者發(fā)現:只要客戶喜歡哪一種戶型的房子,售樓員不是說賣完了就是說只剩下一套或者幾套了。
銷售員:“這個沒有,一套沒有了。”
這種說法似乎沒有夸張,因為記者所看的三個小區(qū),都是擠滿了全國各地來看房的客人。每個售樓處都有人當場簽訂買房協(xié)議。不過,由于兩天看房時間加起來只有3個半小時,總共也只走了三個小區(qū)看了7套房子,這么倉促就交錢買房實在草率。所以,記者告訴售樓員劉陽,暫時先不買了,他聽了似乎有些不太甘心。
劉陽:“你走了這么多盤了,你看看。”
記者說,買房是大事,不能只看兩三個小時就拍板,所以暫不買房,想盡快回北京。由于擔心坐看房車返回又得折騰十幾個小時,后半夜回到北京,會影響周一上班,記者于是通知朋友開車來接。并告訴了劉陽。沒想到,立即沖出幾個人把記者圍了起來。
“你不買房子不要緊,你必須跟我們回去,我們簽好協(xié)議的。”
說話的這位是看房時一直在記者身邊轉悠的那人。他提到的看房協(xié)議是記者在北京與售樓員劉陽簽定的。協(xié)議第五條有這么一句:“乙方在旅游過程中遵守團隊紀律,不得擅自活動。”可是,整個看房過程中記者并沒有擅自活動,身邊一直有售樓員和不明身份的兩位青年若即若離地跟隨?赐攴孔雍,為什么不能返回北京呢?朋友在旁邊幫著說情,這幾個人立即揚言要砸爛記者朋友的車。
“廢話什么呀你們,我現在把你車砸了,你信不信。”
這些人提出,交上300元錢,他們就可以放人。記者提出,再交300元錢沒有道理。因為從北京出發(fā)前,已經交過300元看房費?吹接浾卟凰煽,這位青年揚言要動手,并立即打電話,要叫一車人趕過來打人。
“現在11點05分,11點15你交不交錢,我就給你10分鐘時間。”
由于擔心事態(tài)進一步惡化,記者趕緊交了300元錢。這些人一拿到錢,就放了記者。
自由調查了解真相
還好,我的同事總算安全脫險。在號稱天下第一灘的銀灘發(fā)生這樣的事情,實在是大煞風景。從北京出發(fā)的時候,還以為又看房子又旅游,一舉兩得,哪想到到了銀灘居然限制起看房人的人身自由。至于嗎?
你注意到沒有,這些售樓人員剛才的舉動很反常。記者出發(fā)前給他們交的300元看房費包括了往返車費和食宿錢。返程的時候自己坐飛機走不是還替他們省了個座位嗎,但他們卻這么敏感,莫非想隱瞞些什么?為了探出其中的究竟,我們記者決定三天之后再赴乳山銀灘。沒想到,這第二次自由行有了意想不到的發(fā)現。
記者從山東青島趕往威海乳山銀灘。在高速路上幾乎看不到別的車輛,只有一幅幅銀灘海景房廣告撲面而來。車行110公里后到了乳山,從這里到銀灘還有20公里,這一路也看不到車,路旁是荒草灘,感覺有些偏僻。進入銀灘后,眼前全是房地產項目,有建成六七年的,有剛建成的,還有正在動工興建的。
記者:“這邊有多少個小區(qū)?”
中介:“一百多個,將近200個小區(qū),大小都算。”
記者了解到,銀灘是山東省威海市下屬乳山市境內的一個旅游度假區(qū),距離青島130公里,距離煙臺和威海都是90公里,這里在1993年房地產熱的時候一度云集了數百家開發(fā)商,但隨后幾年,銀灘開發(fā)區(qū)冷落了下來,從1998年開始,當地再次掀起房地產開發(fā)熱,尤其是2003年至今,建成了一百多家房地產項目,沿著20多公里海岸線鋪上了好幾排小區(qū),因此才有了一線房、二線房、三線房的叫法?勺屓似婀值氖,銀灘已經有十多年的開發(fā)史、上百個房地產項目,但這里很難找到人。記者尋找了一個多小時,總共看見不到10個人。
記者:“現在最多能看到多少人呢?”
業(yè)主:“一個樓里頭就住一兩戶,我那個樓里頭,就住了我自己一個,你看現在這樓,到晚上,你看亮燈,一棟樓平均最多兩三個窗戶亮著。”
記者:“晚上?”
業(yè)主:“對,所以現在幾乎沒人。”
銀灘號稱被聯合國評為世界上最適合人居住的城市,怎么冷冷清清很少有人居住呢?
業(yè)主:“冬天沒有暖氣。”
記者:“就是所有的小區(qū)目前都不供暖?”
業(yè)主:“都不供暖,有一個小區(qū)供暖,還是自己燒的。”
銀灘有接近200個小區(qū),只有一個小區(qū)供暖,難怪很少有人住。這些業(yè)主說,銀灘不僅缺乏供暖設施,其它配套設施也很匱乏,生活不太方便。
業(yè)主:“購物不方便,有錢沒地花去,醫(yī)院好象是沒有,沒有正規(guī)的大醫(yī)院。”
這些業(yè)主說,買了海景房不可能除了看海就是睡覺,還得有生活、休閑和娛樂。可銀灘一百多個小區(qū),除了房子還是房子。雖有一個高爾夫球場,但基本的生活設施卻找不到。對于這一點,記者很快就體會到了。到了午飯時間,記者很難找到餐館,好容易找到一家,卻吃了閉門羹,門上掛鎖都生銹了,通知說:2009年放假,2010年4月中旬再開業(yè)。放假日期是今年9月13日。
附近商戶:“早關業(yè)了。”
記者:“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