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王勍 鄭啟航
11日傍晚,德國斯圖加特市附近的溫嫩登小鎮(zhèn)車輛聚集,人聲嘈雜。神情凝重的警察、從各地趕來的記者、面露憂色的中年人和相擁而泣的少男少女聚集在艾伯特維爾中學門前。雖然此時天邊泛起了絢麗的晚霞,但哀傷的氣氛籠罩在每個人臉上。因為就在數(shù)小時前,一名17歲青年在這里開槍濫殺無辜,在學校和逃亡途中奪走了15條生命。
學校門口,一個名叫米夏艾爾的男子說:“這里平時甚至可以夜不閉戶,我無論如何想不到會發(fā)生這樣的事。”他邊說邊拍著自己兒子的肩膀:“幸好我的孩子安然無恙。”
不時有人將鮮花和燭燈擺放在校門口,然后邊拭淚邊站到一旁,默默望著學校。當喪葬車駛入校園時,人群中響起了哭聲。一名十幾歲的男學生對記者說:“當時我在旁邊一所學校的教室里,聽到動靜的時候發(fā)現(xiàn)周圍都被封鎖了。這真是太可怕了!”更多的學生則三五成群地聚攏在一起,相互安慰。不少學生看到有記者走近,就扭過頭,默默擺擺手。
記者看到一家人在校園門口駐足,于是過去詢問。父親說,自己就住在學校附近,從電視上看到身邊發(fā)生了這樣的事情,震驚之余便和家人來親眼看看這里的情形。他說,身邊發(fā)生這樣的事讓他震驚,但這種事在德國一再發(fā)生,說明這個社會出了問題。“那些孩子們真可憐!我希望我的家庭永遠不會有這種遭遇”。
人群中一位白發(fā)老人異常引人注目。他身披印有德語“心靈治療”字樣的橘紅色馬甲,不時走到哭泣的少男少女面前,或溫柔低語,或默默擁抱。這位老人名叫阿爾貝特·比辛格,是德國圖林根大學的教授,也是“緊急情況心靈救助”組織的成員,今天被當?shù)丶t十字會征請來擔當“心靈治療師”。
比辛格說:“我不知道為什么會出這樣的事,但事情發(fā)生了,我們所能做的就是試著去慰藉,讓孩子們說出來,哭出來,宣泄情緒。”他接著說:“我先前和一個孩子聊過,事發(fā)時他趴在教室地上躲避。有這種經歷的人,創(chuàng)傷不會很快平復,也許會伴隨一生,但我們現(xiàn)在所能為他們做的也就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