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師是京城一家重點高中的班主任。她認為,自己最想在教師節(jié)得到的禮物是家長的理解。“很多家長只會疼愛孩子,但不會教育孩子。所以,會有很多人選擇給教師送禮,希望得到特殊照顧。”王老師說,“但是,他們不理解老師的壓力。我最希望的是,家長和老師齊心協(xié)力,把學生的學習成績提上去,學校想的是把升學率提上去。”王老師說:“等孩子們長大成才之后,還能記得我,這就是最好的禮物。”
專家呼吁制止不良風氣
最近幾天,中國家庭教育學會常務理事、“知心姐姐”欄目主持人盧勤女士接到了很多學生和家長的來電。家長提及的問題大都圍繞“要不要送禮,送多少錢的禮物比較合適”;而學生關(guān)心的則是“同學們送禮,我是不是也得送”。
對此,盧勤給出了同樣的答案:“不要送!”
盧勤說:“送禮的行為讓孩子和老師都受到傷害。孩子還處在成長期,過早地接觸這些社會上的不良風氣,對他們的人生觀、道德觀的形成非常不利。教師是一個崇高的職業(yè),全社會都應該樹立尊重教師的風氣。家長送給老師這些有價的禮物,如果老師收下,失去的將是無價的尊嚴。在孩子們面前,他們無法樹立自己的威信。我極力反對學生家長給老師送禮。我認為,在教師節(jié),學生送一張賀卡就可以了。老師需要的不是禮物而是尊重。很多學生家長并沒有真正認識到這一點。要想杜絕這種現(xiàn)象,家長得轉(zhuǎn)變思維方式,此外,輿論也應該多做一些正面的積極的引導。”
也有社會學家對老師提出了要求,“尊師應該重情不重禮,要做到這一點,也需要廣大教師加強自律。對于送禮的學生和沒有送禮的學生,老師應該一視同仁。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學生和家長的尊重。如果老師計較學生的禮物,不僅失去在學生心目中的美好形象,也背離了國家設立教師節(jié)的初衷。” (記者 辛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