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菲律賓軍方蓄意將爭議升級,組織了38名本國與外國記者,分別用船只和直升飛機載運到美濟礁進行所謂的“采訪”,企圖使美濟礁事件引起國際上的關(guān)注。然而,當(dāng)載有這些記者的船只駛近蘭媒?企圖強行進入美濟礁時,正在這里執(zhí)法的中國南海區(qū)漁政漁港監(jiān)督**局“中國漁政34號”船接到上級命令,要將對方攔截在美濟礁8海里之外,萬一不行,將不惜一切代價將34號船打橫、沉沒于美濟礁主航道中,誓死不讓敵艦進入美濟礁。
此時,34號船全體船只有一個念頭:“人在、船在、礁在、國旗在”。他們與對方配有兩架武裝直升機的登陸艦和配有7門大炮的護衛(wèi)艦周旋了8個多小時,近距離對峙70分鐘,終將外國艦艇攔截在8海里之外。面對無畏的中國漁政船,外國艦隊只能灰溜溜地開走了,“采訪”也不了了之了。
風(fēng)波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平息,但是中菲雙方的角力并沒有停止,一些外國研究機構(gòu)也加強了對南海信息的收集和分析。

1999年3月,美濟礁上新落成的建筑。
1998年10月,菲律賓重新把美濟礁事件挑起。他們拍了一組中國船在原建筑旁卸貨的空中偵察照片,指責(zé)中國在美濟礁擴大“軍事建筑”。菲律賓國家安全顧問亞歷山大•埃格里將軍說,這些建筑“可以被用作漁民避難所之外的目的”。菲律賓國防部長奧蘭多•默卡多亦說:“我對他們在美濟礁建造的東西感到懷疑”。

南海艦隊聯(lián)合編隊巡視美濟礁
為了擴大事態(tài),他們不惜故伎重演,于11月29日派出海軍把在仙娥礁附近捕魚的20名中國漁民拘捕,投入巴拉望島普林塞薩港的一個牢獄里。他們原以為藉此可挑起東盟其他國家對中國的不滿,但這些國家當(dāng)時正處于經(jīng)濟危機,無暇顧及此事,東盟秘書長羅多爾福•塞弗里諾說:“我們有更大的問題需要解決,特別是經(jīng)濟問題”。于是,菲律賓只好求救于一位影響較小的美國低級官*——共和黨國會議*達納•羅拉巴徹。
這位眾議院國際關(guān)系委*會的資深會*于12月10 日乘菲律賓空軍C—130運輸機飛過美濟礁上空。他煽動說:“當(dāng)我們飛過上空時,看到中國人正在拼命地建筑這些防御工事。我們看到焊光閃爍,看到恐懼與不祥之兆。中國人把戰(zhàn)艦派到離其海域數(shù)百海里,為的是奪取一個鄰國的領(lǐng)土。”他指責(zé)克林頓政府企圖*化美濟礁事件,以阻止國會對其中國政策的批評。他發(fā)誓支持菲律賓總統(tǒng)埃斯特拉達要求美國在裝備上支援菲律賓海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