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竊喜:安倍恨死中國卻還得給北京送巨款
日本政府基本決定向支援中國國內植樹造林項目的“日中綠化交流基金”撥款約9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4.8億元)。
據(jù)共同社網站12月16日報道,這一款項將被列入計劃于18日在內閣會議上敲定的2015年度補充預算案。日本政府相關人士16日透露了這一消息。此舉旨在緩解被指“越境”波及日本的嚴重環(huán)境污染并推進沙漠綠化進程,同時助推民間交流。
上述基金于1999年由時任日本首相小淵惠三提議,政府投入約100億日元設立,迄今向兩國民間團體等開展的植樹綠化活動提供資助。但是,今年6月基金余額減少至約15億日元,出現(xiàn)了擔心項目是否能持續(xù)的聲音。通過增資約90億日元,基金將恢復到成立當初的規(guī)模。
據(jù)該基金秘書處介紹,截止到2014年度造林面積累計約達6.5萬公頃。撥款約90億日元后,除了植樹造林外還考慮把基金的援助對象擴展到青少年交流項目。
日本政府基本決定向支援中國國內植樹造林項目的“日中綠化交流基金”撥款約90億日元
這才是中日關系的本質:看完你就全明白了
多年來,某些中國人在談到中日關系的時候,總要重復一下中日友好的調子。然而,歷史與現(xiàn)實非常明確地顯示,中日友好的提法是缺乏事實根據(jù)的。綜觀中日兩千年的交往,中國與日本之間,中國人民與日本人民之間從來沒有過平等友好的關系。
宋朝以前,日本稱臣于中國,而中國人毫無保留地傳授文化與技術,特別是在唐朝,日本人多次派人到中國留學,而中國也有鑒真東渡等。從明朝開始,則是日本人對中國不斷侵略、破壞,不斷殘殺中國人的歷史。中國強盛時,日本人是中國人的門生,而中國人奉日本人為上賓;中國衰弱時,中國人卻淪為日本人的刀下鬼。
日本現(xiàn)任首相安倍晉三
中日之間過去沒有過友好,現(xiàn)在也沒有。將來會不會有?現(xiàn)在言之過早。中日友好,充其量只是一個虛幻的愿望。中國發(fā)展對日關系時,必須以史為鑒,而不能以虛幻的愿望為基礎。
“東夷貌柔順”的偽裝
日本對中國的狼子野心早在盛唐時即已顯露無疑。唐大宗時朝鮮內亂,中國應新羅之請以宗主國身份平亂。唐高宗龍翔三年(公元六六三)日本以援助百濟為名,出動舟師數(shù)百。占領錦江口。唐朝不得不遣劉仁軌領兵擊之,“仁軌遇倭兵于白江口,四戰(zhàn)捷,焚其舟四百艘,煙焰漲天,海水皆赤,賤眾大漬”。
一千二百多年后的甲午戰(zhàn)爭與這一 幕何其相似,同樣是朝鮮內亂,中國以宗主國身份平亂,然后日本乘機尋釁。然而,強弱易勢,甲午之戰(zhàn)的結果是日本吞并朝鮮、屠城旅順、割取臺灣、牟獲暴利,給中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痛苦和災難,給日本國民帶去了巨大的歡樂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