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利益”雜志網站12月12日發(fā)表美國米切爾航空航天研究所高級訪問研究員羅伯特·哈迪克的文章稱,文章稱,不久以后,也許就在年底之前,美國海軍可能會在南沙群島附近水域再次執(zhí)行自由巡邏航行任務,這一次其航行水域將靠近中國正在進行填海造陸活動的美濟礁。上一次,也就是在10月27日,美國海軍出動“拉森”號導彈驅逐艦在靠近渚碧礁附近的水域執(zhí)行了自由航行任務。

在許多分析師看來那次任務被搞砸了,因為它讓觀察家們認為美國在無心之下強化了中國的主權要求。相比之下,不久之后的美濟礁巡邏航行任務可能會為急于證實其“亞洲平衡”政策可靠性的奧巴馬政府提供一個“什錦羹”。解放軍將如何應對美國海軍接下來的巡邏任務?“拉森”號驅逐艦執(zhí)行自由航行任務后,解放軍向西沙群島內永興島空軍基地部署了殲-11B戰(zhàn)斗機。這說明中國有能力向南沙群島投射足夠的防空及反艦力量。就目前來看,中國如何應對美國的下一次巡邏仍然是一個謎,但毫無疑問能夠再次證實奧巴馬政府在南海問題上的變化無常。

東風26中程彈道導彈
眾所周知,中國相信中國總有一天能夠挑戰(zhàn)美國在西太平洋地區(qū)的軍事地位。這是因為這二十年來中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資源全方面建設專門設計用于反制美國遠征軍事力量干預中國相關事務的海、陸、空、天軍事能力,而且相關開支還在快速增長?梢赃@樣說,如果歷屆中國政府不相信投資能獲得這種結果,那么他們也不會進行投資。但是中國軍力增長最終能夠導致西太平洋地區(qū)軍事地位出現(xiàn)明顯扭轉嗎?這種新的力量關系是否會迫使美國決策者及軍事規(guī)劃人員以和平的方式接受以中國為主導的新秩序?美國歷史學家杰弗里·布萊尼在其著作《戰(zhàn)爭之原因》(1973年)中解釋說,當競爭雙方都認可其相對實力時(誰是主導,誰不是),沖突不可能發(fā)生。美國占據主導地位,意味著在1996年臺海危機期間中國無力挑戰(zhàn)美國部署的兩個航母戰(zhàn)斗群,F(xiàn)在,北京領導人可能也缺乏反對“拉森”號執(zhí)行巡航任務的信心(可能會認為當下還不值得這樣挑戰(zhàn)美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