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沒有公開呼吁某項憲法改革,但印度敦促尼泊爾找到讓各方滿意的“互相認可的解決方案”,又以安全為由封鎖邊境,其實就是默許馬德西人的騷亂。
警方和抗議新憲法的民眾之間的沖突已導致40多人死亡。其實政府與抗議政黨上周末舉行會談時燃起了達成妥協的希望。但如今最新的暴力事件把這種希望破滅了。
在騷亂事件中默許的態(tài)度對尼印關系來說,是一不利的轉折。一年前,兩國關系曾出現巨大改善,當時印度總理莫迪成為17年來首位訪問尼泊爾的印度總理。

中國從西藏境內向尼泊爾運送了75噸的石油
在尼泊爾大地震后,印度的快速救援和賑災措施贏得了很多尼泊爾人的心。但目前的燃料危機令尼泊爾和它的強鄰印度之間的關系變差。加德滿都當局指控新德里實施“非正式封鎖”,以示印度對新憲法不滿。
不少評論認為,印度在尼泊爾憲法爭議中失算,將尼泊爾推向中國。中尼簽訂燃油協議的消息傳出后,印度前資訊部長蒂瓦里批評莫迪“將尼泊爾輸給中國”。

尼泊爾油荒
而中新社就評論指,在尼泊爾政府和人民面臨嚴重困難之際,中國政府決定向尼緊急提供燃油援助,這是雪中送炭之舉,是中國政府踐行親誠惠容周邊外交政策的又一成功范例;這是手足情深之舉,是中尼共建命運共同體的鮮活表現;這是篤行承諾之舉,是落實中國對尼援助、重視發(fā)展中尼關系的生動詮釋;這是開創(chuàng)發(fā)展之舉,將成為中尼攜手共建“一帶一路”的新起點、新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