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維修與測試工作的逐步完成,俄羅斯的唯一航母“庫茲涅佐夫”號也將用米格-29K艦載機更換老舊的蘇-33艦載機。采用這種換裝形式的最大原因是,蘇-33艦載機的生產線已經關閉。如果要專門為俄羅斯海軍航空兵制造這種飛機,那么就必須付出高得多的代價。即便是生產線重開,俄羅斯海軍目前的需求也僅僅只有24架,考慮到多方面的成本,生產新的蘇-33艦載機單價肯定低不了。
蘇-33艦載機的生產線已關閉,但印度從俄羅斯采購米格-29K艦載機為俄海軍航空兵提供了“順風車”。印度總共從俄羅斯訂購了45架米格-29K艦載機,其中研制費用就支付了7.3億美元。2010難1月,印度和俄羅斯簽署合同,規(guī)定俄羅斯向印度提供29架米格-29K艦載機,合同金額為12億美元。加上研發(fā)成本,印度每架米格-29K艦載機至少需向俄羅斯支付5700萬美元。
相比之下,由于生產線已開且印度人掏了腰包,俄羅斯總共為24架米格-29K艦載機支付1億美元。換算下來,俄羅斯海軍航空兵每架米格-29K艦載機的單價為4100萬美元。印度海軍航空兵僅每架米格-29K艦載機就要比俄羅斯海軍航空兵多支付1600萬美元,看來俄羅斯人的算盤不可謂不精明。印度人相當于成了俄羅斯海軍航空兵的“肉牛”,誰讓它自己研制不出相對滿意的艦載機呢?
按照中國空/海軍殲擊機部隊的編制,一個殲擊機中隊4架戰(zhàn)機, 一個殲擊機大隊8架戰(zhàn)機,一個殲擊機團3個大隊共計24架戰(zhàn)機。雖然換裝米格-29K艦載機解決了成本問題,但這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事情。雖然在電子設備上有所更新,但米格-29K艦載機在機體性能方面同蘇-33艦載機仍然有不小的差距。米格-29K艦載機的最大航程為2000千米,蘇-33艦載機的航程可以達到3000千米。蘇-33艦載機總共可以掛載6.5噸彈藥,而米格-29K艦載機搭載的燃油和武器總重量才5.5噸。這意味著蘇-33艦載機能夠在更遠的距離上攜帶更多的彈藥打擊敵人,在關鍵時刻,這意味著航母的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