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羅斯媒體7月22日報道,從烏克蘭政治危機開始以來,烏領導人開始更加重視國家軍工系統(tǒng),對烏克蘭國防工業(yè)康采恩公司進行了重組,使其行業(yè)金融影響力大幅提升,在過去半年內取得了顯著成績。
從21世紀初開始,烏克蘭經常躋身世界武器和軍事裝備出口大國五強排行榜,2012年一度排名第4。這種成績主要得益于前蘇聯時期生產的武器和軍事裝備的供應、維修和改進,其中裝甲車輛、飛機、直升機和火炮的需求較高。烏克蘭主要進軍發(fā)展中國家軍火市場,而且還非常成功地在非洲國家和中國展開競爭。后蘇聯時期研制的產品也有一定的需求,比如BTR-3、BTR-4裝甲輸送車和“堡壘”坦克。烏軍品出口地區(qū)明顯擴大,特別是泰國購買了215輛幾種型號的 BTR-3裝甲輸送車和49輛“堡壘”主戰(zhàn)坦克,伊拉克進口了450件武器裝備,大部分是BTR-4裝甲輸送車。

烏克蘭堡壘M坦克
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的數據,2013年烏克蘭在世界武器出口大國排行榜上位居第8,超過了意大利和以色列。武器出口收入將近20億美元,其中軍品供應收入超過90%。烏克蘭國防產品的三大進口國依次是中國(21%)、巴基斯坦(8%)和俄羅斯(7%)。武器裝備實際交付金額7.08億美元。
野牛級氣墊登陸船
2014年烏克蘭在國際軍火市場上的狀況有所惡化,在出口大國十強排行榜上由第8名滑落到第9名,但是在世界武器出口總額中的比例保持不變,仍為3%。與此同時,中國仍然是烏克蘭國防產品的最大進口國,其比例甚至還有稍微增加,達到22%。俄羅斯升居第2,占10%。泰國排名第3,占9%,可能與裝甲車輛合同的履行有關。
根據相關統(tǒng)計,2013年,烏克蘭在海軍裝備出口方面主要是向中國交付一艘958型氣墊登陸艦,它是俄羅斯12322型“歐洲野牛”大型氣墊登陸艦的仿制品。另外還向印度交付了360枚導彈和發(fā)射裝置,向哈薩克斯坦供應了18套。2014年烏克蘭國防出口急劇下降,僅向外國用戶交付了23輛主戰(zhàn)坦克,其中埃塞俄比亞和尼日利亞分別得到了11輛和12輛T-72坦克。去年又向中國交付了一艘958型氣墊登陸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