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沙特媒體報道,14日上午,也門胡塞武裝發(fā)射的一枚中國M-7戰(zhàn)術導彈,一舉擊中沙特和海灣國家聯軍總指揮部,在也門打擊胡塞武裝的沙特駐也門軍隊最高指揮官阿勒蘇哈尼準將以下147人陣亡,中國地對地導彈大顯神威。本期出鞘,我們就一起回顧下中國地對地戰(zhàn)術導彈的出口史。

眾所周知,國際導彈出口貿易一直以來都受到《導彈技術控制協(xié)議(MTCR)》的控制,不過,中國最早出口的地地導彈并非是那些《導彈技術控制協(xié)議》所規(guī)定的射程不超300km,載荷質量小于500kg的導彈,而是一批東風-3中程彈道導彈。這在世界軍貿史上也是一次絕無僅有的交易。

1980年代,沙特希望獲得一種有足夠威懾力的武器來遏制區(qū)域強國。在以色列研制出射程達1000余公里的杰里科-2導彈之后,這種需求變得更加迫切。沙特曾向美國提出購買導彈被拒,于是沙特將目光轉向了中國,并向中國提出了引進彈道導彈的計劃,代號“游隼”,由蘇爾坦親王全權負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