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技術基礎薄弱,中國海軍艦艇的小口徑艦炮技術一直落后于世界先進水平,在上世紀90年代以前,051驅逐艦和053護衛(wèi)艦等海軍主力艦,以及大量的導彈艇和護衛(wèi)艇,防空高炮以61式25毫米雙聯(lián)裝高射炮、雙57毫米艦炮和雙37艦炮為主,這些艦炮均為仿制蘇聯(lián)產品,可自動或半自動操炮的敞開式設計,與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期的艦炮水平相仿。中國海軍從80年代末開始發(fā)展了新一代全自動小口徑近防炮——76A式雙37毫米自動炮,采用了全封閉結構,初速提高到1000米/秒,射速為800發(fā)/分,可使用342炮瞄雷達在3000米距離內打擊飛機或導彈目標,成為當時的標準艦載近防炮,但與同期世界各國普遍裝備的多管加特林近防炮相比,技術性能也已經落后。

中國國產7管30毫米艦炮
1985年7月代,中國開始啟動研制新型防空艦炮武器系統(tǒng)——85/730近防炮,工程代號被命名為“857”,正式型號為H/PJ12型7管30毫米艦炮,火炮裝置使用7根炮管,口徑為30毫米。該炮被稱為中國的第二代近防炮,該炮的火炮系統(tǒng)部分與美國的GAU-8/A型30毫米加特林炮有一些淵源,這門威力無比的火炮同時也安裝在美制A-10攻擊機上,

中國國產7管30毫米艦炮
730艦炮備彈640發(fā),射速分為高、中、低三檔可控,最大射速4200發(fā)/分鐘,中等射速為2200發(fā)/分鐘,低射速為1200發(fā)/分鐘。
在火控雷達和光電跟蹤儀的控制下,具有多目標跟蹤、解算能力,可同時跟蹤打擊多目標,具有攔截兩馬赫以下超音速導彈的能力。對飛機目標的最大攔截距離為3500米、對導彈目標最大攔截距離為2500米。
730近防炮研制成功以后,迅速成為中國海軍驅逐艦和護衛(wèi)艦的標準艦炮,廣泛配備在052B/C、054A等主力水面艦上面,其優(yōu)異的彈道性能和綜合火控系統(tǒng),全面壓倒俄羅斯AK630和美國密集陣近防炮,成為一款達到世界最先進水平的中國艦載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