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當(dāng)其沖的便是數(shù)位特型演員的表現(xiàn)。這些演員大多都不是第一次扮演各自在《建國大業(yè)》中所擔(dān)任的角色,所以說真有點駕輕就熟的意思。而電影對幾位中共領(lǐng)導(dǎo)人的塑造可謂極盡樸實親民,電影拉近了觀眾和他們的距離。比如毛主席為了省油而不點燈開會,以及跑了兩條街還買不到香煙等這些情節(jié)的鋪陳,使得毛主席與平凡人無異,貼近了老百姓。而唐國強的演繹,仍然是形神兼?zhèn)涞牡湫,沒有太大驚喜,卻也圓滿完成任務(wù)。劉勁飾演的周總理也在片中有不少戲份,尤其因為馮玉祥遇害而在下屬面前大發(fā)雷霆,以及戰(zhàn)役勝利后把酒高歌的這兩場戲,令觀眾看到了特型演員的深厚功力。
而張國立飾演的蔣介石與陳坤飾演的蔣經(jīng)國雖然外形不似,但可以看出,他們在背后都很努力地貼近各自的角色。張國立在片中有多場戲份,幾乎可與毛澤東分庭抗禮,雖不能說張國立的表演場場都讓人感到驚艷,但也因為劇本編寫的出色使得蔣介石與他人的對話寓意深刻,更重要的是張國立對語氣和神情的把握相當(dāng)老辣,才使得這個歷史人物顯得真實可信。而縱觀全片,張國立對蔣介石這個人物的塑造還是相當(dāng)成功的。至于飾演蔣經(jīng)國的陳坤,則是片中眾多年輕演員中最為出彩的一位。比如其與馮小剛或者張國立的對手戲,陳坤表現(xiàn)得都很出色,甚至沒有被老江湖們搶去風(fēng)頭。所以說,這個角色以壯志難酬的憤慨被陳坤詮釋得相當(dāng)?shù)轿。而許晴和鄔君梅分別飾演的兩位夫人,則都凸顯出了各自身份的無奈與高貴的氣質(zhì),表現(xiàn)上來看不過不失。
主要人物介紹完畢,隨后當(dāng)然就是那些在片中“跑龍?zhí)?rdquo;的明星了。李連杰與劉德華一頭一尾的亮相顯得英氣十足,二人與對手間的對話值得回味。陳凱歌飾演的馮玉祥在開始不久便“見義勇為”,像極了一個真正的“猛士”,氣勢洶洶,隨后那句關(guān)于“燈籠”的臺詞更是點睛之筆,不過人物死得太快,頗有些意猶未盡之感。而馮小剛的氣勢也不輸于凱爺,帶著一副墨鏡在疾馳的黃包車上正襟危坐,一群跟班伴隨左右,剛一出場就像極了一個大佬的行頭。而兩大型男陳道明與姜文的組合則以“公開還是秘密”的對話,使得影片少了些冷酷,多了些笑聲。
此外吳剛飾演的聞一多和劉燁飾演的老紅軍戰(zhàn)士口中的臺詞足以令每個國人熱血沸騰。而戴上眼鏡后略顯斯文的甄子丹,飾演起田漢來居然有著葉問的影子。趙薇和章子怡飾演的代表則顯得成熟不少。至于梁家輝、葛優(yōu)、王寶強、范偉、郭德綱、馮鞏等人的出現(xiàn),則顯然是為了取悅大眾,大搞烏龍,雖然和劇情的銜接關(guān)系不大,卻調(diào)劑與緩和了影片略顯嚴肅木訥的氣氛。
演員在這部電影中發(fā)揮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然而從整體上來看,各路明星的表演雖有著參差不齊的現(xiàn)象,但這并不影響大局,在中規(guī)中距中還稍帶有些驚喜。
總而言之,這部影片還是值得我們肯定的。前面說到,這個片子的定位相當(dāng)準確。沒錯,《建國大業(yè)》既有娓娓道來的說教氣息,又將多種娛樂元素混搭其中,很是符合現(xiàn)代觀眾進電影院觀看影片的微妙心理。于是,《建國大業(yè)》就在兩邊都討好的情況下取得了國產(chǎn)主旋律影片實質(zhì)性的突圍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