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薪酬
他們以前一場能拿幾萬
打人風波、社員退社、機構改革……別看年底郭德綱相聲照舊說著,小曲兒照舊唱著,但去年郭德綱的事業(yè)還是遭受了不小的沖擊。而在一檔又一檔煩心事兒中,最讓郭德綱頭疼的,恐怕還是德云社骨干成員一個接一個的離開。
記者:去年德云社成員走了不少,對這事怎么看?
郭德綱:從一個小白人到我這,什么都不會,我教你,我捧你,你能自己干活了,能演出了,能接戲了,能掙錢了,你給德云社帶來什么?如今捧紅你你走了,任何一個演藝公司都不可能這樣的。
記者:走這么多人,外界說是因為你給他們的錢太少?
郭德綱:這幾年,走的,活著的,我沒在錢上對不起過任何人。自從2008年陸續(xù)有人退出德云社,現(xiàn)在你讓他說哪天給錢給少了,他說不出來,沒有一個人說得出來,他只是一個托辭而已。
記者:那大家好奇他們一場能掙多少錢?郭德綱:在錢上我永遠讓錢壓著人,像之前退出的那些人,都是一場拿幾萬,沒有傳說的拿100 、200,那都是說謊。必遭天譴。記住,德云社是現(xiàn)在說相聲掙錢最多的單位。
關于門規(guī)
以后肯定不能說走就走
自從2008年,德云社早期重要成員徐德亮、王文林宣布退社之后,頂梁柱李菁、何云偉也在郭德綱與媒體沖突的敏感時期選擇了單飛。這還沒完,到了去年年底,郭德綱一直照顧有加的大弟子曹云金也和德云社分道揚鑣。郭德綱終于決定重立門規(guī)。
記者:現(xiàn)在德云社開始實行合同制,具體怎么制約簽約演員呢?
郭德綱:比如說你是我的藝人,你要給我干活,你不許出去演出,之前走了的,去演出的我們沒人管;現(xiàn)在就是說按照規(guī)章制度,你就不能走,原來是有法不依,現(xiàn)在是有法必依。小人知法不知恩,好多時候有個規(guī)章制度還是好一些的。
記者:在德云社還是你說了算是吧?
郭德綱:藝術圈最主要的一條就是,你比我強,我才能聽你的,你什么都不會你管我,我不會聽你的。
記者:德云社管理會參照本山集團嗎?
郭德綱:我只會說相聲,不是生意人,所以不敢和本山集團相比。
關于同行
十年間遭同行排斥難忘
鐵打的于謙,流水的兵。去年,郭德綱和于謙合作整十年,整一年都有各種形式的十年合作演出紀念專場。在跨年之際也不放過,2010年12月31日晚,郭德綱帶著德云社成員在青島舉行跨年演出。對于十年合作,郭德綱向于謙道聲“你辛苦了”,而于謙則表示自己很榮幸,與郭德綱合作“能說理想中的相聲”。
記者:簽合同是為避免人情的尷尬嗎?
郭德綱:我們這些藝人的合同,算是全世界藝人合同里面最輕的。我還是把一些人際關系、人情的東西多少考慮進去的。公司,希望就像是一家人在一起過日子一樣。
記者:和于謙已合作十年,有什么想說的嗎?
郭德綱:這十年,風風雨雨,有很多坎坷。十年前我是一個民間閑散藝人,謙哥大福大貴,是體制內演員。他能私奔和我合作,非常不容易。于謙這人大智若愚但是不狡猾,我們之間抬杠、拌嘴、矯情這些事基本沒有,這么多年了,這么久都沒鬧事。他唯一的缺點就是抽煙、喝酒、燙頭(哈哈)。
記者:這十年有什么是自己特難忘的嗎?
郭德綱:第一第二是2005年和2006年部分相聲同行通過各種途徑對我的反對,第三件事兒是“反三俗”。我知道干我們這行需要解決兩個問題,第一是溫飽問題,第二是廉恥問題。
關于經商
只是滿足我們日常所需
臺上郭德綱嬉笑怒罵,調侃風云,臺下他稱自己特別無聊。但生活中郭德綱卻把“無聊”發(fā)揮到極致運用到各種經商中,服裝業(yè)、餐飲業(yè),越做越大。郭德綱的野心在于,真的受不起窮了,窮怕了。想那未成名之際,“孤身一人流落京城,上無片瓦遮身,下無立錐之地,身無分文,舉目無親,人情冷暖,世態(tài)炎涼。”
記者:去年很多網友把你和馮小剛、周立波稱為罵人王,你怎么看?
郭德綱:我反思,做人還是要低調謙遜一點好,德云社每個人都指著我吃飯,我要對德云社的每一個人負責,我沖動三分鐘,換來的代價不值,我當憤青不合適啊。
記者:你手下的生意越做越廣,還說自己不是經商的料,是不是太謙虛了?
郭德綱:有些事水到渠成,都為了方便,比如郭家菜,我們演完相聲,就能在一個樓里吃飯,多好。服裝,也都是我們自己演出的服裝,何必交給別人去做。我沒有那么大的野心,基本就是滿足我們日常所需。
記者:這些家業(yè)以后都會讓兒子子承父業(yè)吧?
郭德綱:我只希望他能有能力養(yǎng)活自己,別成為那種手里攥著十個文憑在家待業(yè)的就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