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月麗,女,河北涿州人,1988年出生,今年23歲。因在西單地鐵地下通道賣唱而走紅網絡,而被網友親切地稱為“西單女孩”。公元2011年2月2月,中國農歷除夕,“西單女孩”登上了無數人夢想中的央視春晚舞臺,成為中國當紅的“草根”明星。 |
|
據悉,中央歌劇院女高音演唱家馬梅在得知“西單女孩”亮相春晚的消息后,發(fā)表了這樣的評論:“一個在西單地鐵通道里唱歌的女孩怎么就上春晚了。正規(guī)的藝術學校學生學了四五年上不去春晚,一些老藝術家一輩子也上不去,但一個在西單地鐵的女孩,只因為媒體的報道,就成為名人上了春晚,是一種走捷徑的做法。如果這樣大家都去西單唱歌好了,別去學校學習了。”此言一出,激起千層浪,引發(fā)了人們對于“西單女孩憑什么上春晚”、“什么樣的人才能上春晚”的熱議。對于西單女孩任月麗這樣的草根能夠踏上春晚舞臺,有媒體也懷疑其背后有著多么強大的推手。
西單女孩動了誰的話筒?
憑唱功?正如馬梅所說,任月麗實力或許及不上藝術學校里那些普通學生,僅憑翻唱一個不知名歌手的不知名曲目,實力還不足以讓她立足春晚。
憑外貌?相信以任月麗的長相走在大街上也不會有人去注意她,去看她第二眼,絕對是回頭率為零的角色,更難牽扯上“潛規(guī)則”這樣的話題了。
憑苦情?任月麗的身世確實凄苦,出生在河北涿州偏僻的農村,父母多病,由奶奶帶大,年僅16歲孤身闖蕩北京。那么中國達人秀的冠軍,斷臂鋼琴王子劉偉不應該更有資格比她獲得這個機會么?更何況人家劉偉擲地有聲地放出過豪言:“我的人生只有兩條路,要么趕緊死,要么精彩地活著。”難道不應該把春晚這樣機會給他,讓他繼續(xù)精彩么?
幕后定有推手
近年來網絡紅人層出不窮,拋開鳳姐、小月月之流的惡俗炒作不提,眾多的事件人物背后都有推手存在。中國飛人劉翔出席體壇風云人物頒獎盛典一襲隆重濃妝造型掀起媒體大眾廣泛關注與熱評,也被網友指出這其實是為劉翔的化妝師所就職的秋蘋造型工作室進行造勢宣傳。
就連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也被國人營銷了一把,他訪華演講時身后神秘的黑衣女孩汪紫菲一夜走紅網絡,最后被證實為是由一家名為AD娛樂工作室的團隊精心策劃。對于西單女孩這樣的草根能夠踏上春晚舞臺,不得不讓人懷疑其背后有著強大推手。
觀點大PK
正方:春晚就該眾藝狂歡
喬燕冰:歌唱家馬梅就“西單女孩”上春晚一事發(fā)表言論,她的看法其實代表了當下很多人的觀點:春晚不僅僅是一個全民同樂的舞臺,也應該是專業(yè)競技的賽場。
事實上,冷靜來看,所謂“春晚”,其功能和價值訴求無非是營造歡樂、祥和的節(jié)日氣氛,豐富全國人民的春節(jié)文化生活。它與其他晚會并沒有本質上的區(qū)別,只是一個更具規(guī)模且在某個特殊時間段舉辦的全民大聯(lián)歡。它不是精英群體的薈萃場,也不是明星大腕的PK臺,更不是檢驗學業(yè)或考量藝術家專業(yè)水準的選拔賽。換句話說,春晚不是“封神榜”。
反方:春晚不是明星速成器
王新榮:對于“西單女孩”的“被上位”,一個冷靜的文藝工作者,一種健康的媒體環(huán)境,應該對其保持審視的態(tài)度、清醒的頭腦。當今社會,娛樂效應以一種前所未有的吸引力擊打著大眾脆弱的神經,于是,一些不甘寂寞又渴望一夜成名的人借著全民娛樂的東風趁勢而起,以特立獨行的姿態(tài)“搏出位”,而追星一族不假思索地鼓吹力捧也無形中消解了精英價值的力量。當觀眾開始熱衷于追慕那些非主流的,不再苛求專業(yè)藝術水準,仿佛只有“獨特的”、“唯一的”、“第一的”才能彰顯社會發(fā)展和時代進步的“草根英雄”時,一些渴望速成的邊緣人,為了邁向視覺關注的中心,難免會選擇一鳴“雷”人的“快餐式”道路。從這個角度來說,那位歌唱家的擔憂并非杞人憂天或“酸葡萄”心理,而是出于一種文化工作者的高度責任感與使命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