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fā)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陳東琪則提醒記者:“值得注意是,4月份汽車產量、銷量的增速出現向下收斂態(tài)勢,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行業(yè)警示信號,并將對制造業(yè)產生很大的波動。此外,家電、鋼鐵等行業(yè)都出現增速放緩的情形。”
“如果經濟減速、通脹加速即為滯脹的話,我們早在去年年底就已經預期到今年將是滯脹局面。”申銀萬國首席宏觀分析師李慧勇這樣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他表示,經濟從一季度的過熱向正常的回歸是必然的,但近期市場悲觀情緒加重,對滯脹如此關注原因,一是房地產政策超預期嚴厲;二是希臘債務危機導致世界經濟變數增加;三是4月份以來部分農產品價格大幅度上漲。前兩者惡化了市場對未來經濟減速的預期,而后者導致價格上漲超預期。預期差導致預期惡化,而市場的下跌反過來又強化了市場的悲觀預期。
李慧勇說,未來經濟運行的風險主要來自三方面。第一,經濟高速增長之后的自然回落;第二,來自調控的影響,這取決于對地產和地方融資平臺清理的力度;第三,外圍市場對中國的影響。未來的GDP增速是經濟和政策綜合博弈的結果。我們認為政策的落腳點是經濟,未來政策的操作空間較大,具有靈活性。至于通脹,我們全年的判斷為,一至三季度上行,四季度企穩(wěn)。未來一個很大的不確定性是糧食和豬肉價格。如果食品價格上漲對物價的推動力超過總需求降溫對物價的抑制作用,四季度物價將超出預期。“不過至少從目前來看,我們維持2010年經濟增長9.9%、CPI上漲3.2%的判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