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一種新型詐騙手段悄然興起,引發(fā)社會廣泛關注。騙子通過頻繁撥打家中電話,收集受害者的語音樣本,利用AI技術進行聲音克隆,實施精準詐騙。這種新型詐騙手段不僅侵犯了個人隱私,還對老年人等弱勢群體造成了巨大威脅。警方提醒公眾,應提高警惕,避免成為詐騙的受害者。
湖北黃石一位老人接到“孫子”的緊急求助電話,因聲音與本人高度相似,老人信以為真,最終被騙走兩萬元。警方調查發(fā)現(xiàn),詐騙團伙通過AI技術模擬受害人親屬的聲音,利用親情攻勢實施精準詐騙。騙子實施騙術的過程是:先通過頻繁撥打家中電話,以收集聲音,而后再對相關“干音”進行AI克隆,接下來便是“精準詐騙”環(huán)節(jié)了。
類似案件在全國范圍內頻發(fā)。據警方透露,騙子通常選擇在深夜或清晨撥打家中電話,以避免被家人察覺。他們通過不斷撥打,試圖獲取清晰的語音樣本,以便進行AI語音克隆。一旦收集到足夠的聲音樣本,騙子便會利用這些聲音進行詐騙,冒充親朋好友,以緊急情況為由要求轉賬或提供其他信息。
這種詐騙手段之所以有效,是因為它利用了人們的情感弱點。尤其是老年人,由于對新技術的不熟悉,更容易受到此類詐騙的影響。騙子往往以“孫子”“兒子”等身份出現(xiàn),利用親情牌進行心理操控,使受害者在慌亂中做出錯誤判斷。
警方提醒,接到類似電話時,應保持冷靜,通過多問細節(jié)或回撥核實身份,避免上當受騙。例如,可以詢問對方的姓名、地址、電話號碼等信息,或者直接回撥確認身份。此外,還可以通過設置親情暗號等方式,增加詐騙的難度。
然而,目前的技術手段使得這種詐騙更加難以防范。騙子不僅可以通過電話收集聲音,還可以通過網絡平臺獲取更多的語音樣本。一些不法分子甚至利用社交媒體上的公開信息,進一步完善AI語音克隆的效果。
為了應對這一新型詐騙手段,警方呼吁公眾加強自我保護意識,不輕易向陌生人提供個人信息。同時,建議運營商和手機廠商開發(fā)相關技術,識別高頻沉默來電,防止詐騙電話的傳播。
此外,法律層面也需要加強打擊力度。目前,AI語音克隆技術的濫用已經對社會秩序造成嚴重威脅。警方建議,對于協(xié)助詐騙的行為,應依法嚴懲,以形成震懾效應。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詐騙手段并非孤立存在。近年來,電話詐騙、網絡詐騙等新型犯罪手段層出不窮,給社會帶來了諸多安全隱患。例如,有報道指出,一些不法分子通過頻繁撥打家中電話,試圖獲取受害者的個人信息,甚至進行勒索。而另一些詐騙者則通過更換不同聲音的方式,迷惑受害者,試圖達到詐騙目的。
面對這些新型詐騙手段,公眾應提高警惕,增強防范意識。例如,可以設置電話備注,避免泄露個人信息;在接聽陌生電話時,應多問幾個問題,確認對方身份;對于可疑電話,應及時報警或向相關部門舉報。
AI聲音克隆技術的濫用已成為當前社會的一大隱患。騙子通過頻繁撥打家中電話收集聲音,實施精準詐騙,給許多家庭帶來了財產損失和心理創(chuàng)傷。警方呼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加強防范,共同守護家庭安全。
國辦關于印發(fā)中國反對拐賣人口行動計劃(2021—2030年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fā)中國反對拐賣人口 行動計劃(20212030年)的通知 國辦發(fā)〔2021〕13號 各...【詳細】
關于我們 | 保護隱私權 | 網站聲明 | 投稿辦法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網站導航 | 友情鏈接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網資訊中心 版權所有 |
![]() |
京ICP備05004402號-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