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徐匯區(qū)黃石路人行道的寬度僅約10厘米的消息引發(fā)社會廣泛關注。這條被稱為“最窄人行道”的道路,因狹窄到幾乎只能容納貓通過而備受爭議,居民們紛紛吐槽其安全隱患,并呼吁相關部門盡快采取措施拓寬人行道,保障行人安全。
據(jù)報道,這條狹窄的人行道位于龍南五村北門處的黃石路上,其最窄處僅有10厘米左右,幾乎無法容納行人正常通行。由于人行道過于狹窄,許多市民不得不被迫擠到非機動車道甚至機動車道上行走,這不僅增加了交通事故的風險,也對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造成了極大的不便。
記者在現(xiàn)場觀察到,該路段的狹窄程度確實令人震驚。一位住在附近的居民表示:“這條人行道實在太窄了,每天上下班高峰期,這里就像‘貓道’一樣,連兩個人并排走都困難。特別是下雨天,地面濕滑,稍不留神就會摔倒。”此外,由于人行道過于狹窄,電動車和外賣車在非機動車道上頻繁穿行,進一步加劇了行人的危險感。
根據(jù)《城市道路規(guī)劃設計》等相關法規(guī),人行道的寬度通常應不小于1.5米,以確保行人通行的安全和舒適。然而,黃石路這條人行道的設計顯然未達到這一標準。事實上,上海作為一座現(xiàn)代化大都市,近年來在城市規(guī)劃和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取得了顯著進展,但仍有部分區(qū)域存在類似“最窄人行道”的問題。例如,在顓興路等其他路段,也出現(xiàn)了人行道被壓縮至不足50厘米的情況。
對于此次事件,屬地街道辦事處回應稱,黃石路的人行道狹窄問題主要是由于歷史遺留原因造成的。該路段原為小區(qū)圍墻和道路擴建后形成的現(xiàn)狀,目前正與居民及相關單位溝通,計劃通過調整圍墻位置等方式拓寬人行道。不過,有居民質疑,這種解決方案是否能夠真正解決問題,還是只是權宜之計。
與此同時,也有專家指出,城市規(guī)劃部門在設計人行道時應充分考慮實際需求和未來發(fā)展。例如,《上海市工程建設標準化規(guī)范》中明確規(guī)定,無障礙設施的人行通路最小寬度應為1.2米。因此,對于類似黃石路這樣嚴重不符合規(guī)范的路段,應盡快采取措施整改。
目前,不少市民已通過媒體和社區(qū)平臺表達訴求,希望相關部門能夠加快行動步伐,盡早完成人行道拓寬工程。一位市民表示:“我們理解城市發(fā)展的復雜性,但安全是第一位的。希望政府能夠重視我們的訴求,讓居民不再因狹窄的人行道而擔驚受怕。”。
此次“最窄人行道”事件再次提醒我們,在追求城市快速發(fā)展的同時,必須更加注重基礎設施的人性化設計和安全保障。只有通過科學規(guī)劃和合理調整,才能真正實現(xiàn)“以人為本”的城市建設目標。
四川省政府18日通知顯示四川藏區(qū)全部脫貧 四川省政府18日發(fā)布通知,批準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縣、壤塘縣、阿壩縣,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縣、爐霍縣、色達縣等16個藏區(qū)縣退出貧困縣序列。加上此前已經退出貧困序列的16個藏區(qū)縣,至此,四川藏區(qū)實現(xiàn)全域脫貧摘帽。 四川藏區(qū)是我國...【詳細】
關于我們 | 保護隱私權 | 網站聲明 | 投稿辦法 | 廣告服務 | 聯(lián)系我們 | 網站導航 | 友情鏈接 | |
Copyright © 2004-2025 Cnw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網資訊中心 版權所有 |
![]() |
京ICP備05004402號-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