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高智商電影”?傳統(tǒng)的電影分類中并無此例。這一并非出自學理上的概念純粹是因為觀眾對于此類影片思想性之深的崇拜所加冕的褒義稱號,從中可以看出此類影片的一些基本特點,即具備精妙的結構、復雜的邏輯、智慧的思維和直抵深刻的內(nèi)涵。“高智商”的另一層潛臺詞是在說,欣賞此類電影的觀眾也需要具備較高的鑒賞、思維、分析能力,這或許也是將“高智商電影”捧過頭頂?shù)哪切┯^眾對自我的一種炫耀——只有“高智商”觀眾才配看“高智商”電影。在網(wǎng)絡上,此類觀眾常常以“真相帝”“內(nèi)涵帝”的身份現(xiàn)身說法,其手段往往是使用一個諸如“你所不知道的……”“別以為你看懂了……”之類的醒目標題,文中配以作者對這部電影內(nèi)涵的深度解析,引來極高的點擊率。在這種解釋與被解釋之中,電影實質上完成了與觀眾的二次交流,而觀眾參與到對電影的不斷深挖中,亦可享受到與單純觀影完全不同的心理愉悅。
1997年的加拿大影片《立方體》是“高智商電影”中的代表作,該片被稱為“人性的恐怖試驗場”。一群人被關入一堆立方體小格子組成的迷宮中,一個個立方體盡管外貌相同,然而里面的機關卻各不一樣,復雜異常。依靠數(shù)學知識的推理,他們一步步發(fā)現(xiàn)迷宮的運行規(guī)律,憑此一次次解開各個機關,但他們之間卻開始了自相殘殺……在立方中掙扎的人們實際上也在隱喻著現(xiàn)實生活的種種現(xiàn)象,其中對非常狀況下人性的展現(xiàn)和揭露都能在現(xiàn)實社會中找到活生生的樣板,從而使該片不僅具備數(shù)學化的邏輯深度,更具備哲學化的思想深度。美國電影《黑客帝國》也是將電影帶往“高智商”之路的作品,該片超越傳統(tǒng)意義的科幻電影,用一個程序員的遭遇向觀眾提出了對于這個世界是否真實存在的質疑。在影片中,作者構建的矩陣世界展現(xiàn)了令人瞠目的視覺奇觀:360度旋轉鏡頭、仰身躲子彈、腦后插管、凌空踢、宏大的錫安基地……影片以視覺的震撼和思想的深刻相互搭配,讓人宛若置身另一個世界。
此外,《禁閉島》、《記憶碎片》、《十二宮》、《七宗罪》、《穆赫蘭道》等影片都被貼上了“高智商電影”標簽。然而,在影迷們不停歇的熱議中,“高智商電影”已不僅僅是贊譽之名。有網(wǎng)友將自己評選出的影片稱為“燒糊了大腦的高智商電影”,或許說明了觀眾在面對所謂“高智商電影”時的雙重心理——既想追求影片的深度,又擔心影片承擔的思考過于沉重。而事實是,“高智商電影”在銷路上也并非十分順暢,當許多觀眾從電影院走出來表示沒看懂的時候,自然會影響更多的觀眾買票觀看。而“高智商電影”引領觀眾陷入獨立而深邃的思考,又似乎與懷著輕松的心情走進影院的情侶觀眾這一龐大消費群格格不入。此外,也有評論家指出,許多“高智商電影”過多著力于建設龐雜的思維邏輯,反而忽略了電影劇作最基本的故事情節(jié)、人物塑造等元素,最終很可能是哲學有了,故事卻不通!侗I夢空間》雖然在中國大賣,但就全球票房來看也并非特別突出,而在幾大國際電影獎的評選上,“高智商電影”也很難得到評委會的喜歡,最多只有角逐技術類獎項和編劇獎的機會。
國產(chǎn)電影近年來發(fā)展迅速,類型也漸趨多元,但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高智商電影”,僅有有限的幾部影片在懸疑片、諜戰(zhàn)片、動作片等片種的外殼下略微探索了電影創(chuàng)作中的智力游戲。而實際上,隨著中國觀眾觀影需求的日漸提高,“不過腦”的純娛樂片、搞笑片早已讓人生厭,更多的觀眾傾向于在觀影中帶著思考去體驗。面對這樣的市場需求,國產(chǎn)電影的缺位讓人遺憾?峙拢瑖a(chǎn)電影所缺少的不僅僅是惹眼的題材、敏銳的眼光,還有像克里斯托弗·諾蘭這樣兼具非凡的想象力和駕輕就熟的影像造詣的天才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