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陸游客臺灣遇險”后續(xù)
搜救
昨天是蘇花公路大坍方第5天,失蹤的20名大陸游客仍然沒有音訊。臺軍方和搜救單位持續(xù)海陸空全方位搜尋,目前已尋獲三具破碎的遺體、大巴車的殘骸以及旅客包包、衣物,其中還有失蹤大陸領隊田園的旅行袋,里面還有20本團員的證件。臺灣有關部門表示,要經過DNA鑒定才可確定死者的身份。
斷崖尋獲三具遺骸
蘇花公路搜救行動已進入第5天,救難單位昨天尋獲3殘肢和遺骸,皆殘缺無法辨識,并送宜蘭縣立殯葬管理所相驗。檢察官表示,需采集死者和家屬DNA檢體比對后,才能確認身分。宜蘭地檢署主任檢察官吳惠蘭表示,昨天上午發(fā)現(xiàn)的殘肢只有右腿部分,初步以腳趾判定,疑為女性。警方鑒識人員現(xiàn)場為田園母親采集DNA檢體,檢察官表示,需等鑒識結果出爐,才能確認死者是不是田園。
吳惠蘭說,第2具遺體只有雙手手臂連著背部,沒有下半身,根據(jù)法醫(yī)及檢察官現(xiàn)場初步判定,疑為男性,懷疑是弘泰旅行社大巴司機。她說,這具遺體手指指皮有脫落現(xiàn)象,鑒識人員也將指紋送驗,希望盡快厘清死者身分。
至于救難單位昨天下午在宜蘭縣壯圍鄉(xiāng)東港外海約8.5海處打撈到的遺體,隨即送抵殯儀館。吳惠蘭表示,尋獲的尸塊是右腳連到左手部分,據(jù)法醫(yī)初步檢驗,疑為女性。
海面找到兩具遺體
臺灣“海巡署”艦艇已經在蘇花公路114.5公里的海面找到兩具遺體。
蘇花公路106公里處今早又發(fā)生坍方,道路一度中斷不通,工程人員接獲通知,全力搶通。目前已經可以通行,救難工作將可繼續(xù)進行。
“消防局”表示,有38人利用空降進入,另外海巡也出動兩艘艦艇,載送12名蛙人前往114.5公里處搜尋。
地面上,229名救難人員則是慢慢挺進,由小山貓慢慢清除陸上石塊,沿路還是落石不斷。
動態(tài)
廣東游客家屬抵臺
在臺灣蘇花公路塌方中失聯(lián)的廣東游客家屬代表和廣東方面工作人員40多人,25日晚間抵達臺北。
家屬抵臺后,有人神情哀傷,也有人掩面哭泣,甚至難過到幾乎無法行走。臺灣方面專門安排了有經驗的志愿者,全程“一對一”陪伴家屬們,安撫他們的情緒。
截至25日晚,在21日塌方事故中失聯(lián)的19名廣東游客和1名北京導游已失聯(lián)超過4天。負責搜救的有關人士表示,搜救工作將會持續(xù)、努力進行,不會放棄希望。
失蹤游客購物視頻曝光
目前仍失去聯(lián)系的19名珠海游客,本月18日下午曾到阿里山公路嘉義縣中埔鄉(xiāng)的茶行品茗購物,店里的監(jiān)視器留有這段視頻,茶行負責人得知他們失蹤后,也祈禱旅游團客人都能平安脫困。
“印象中這一團的游客大都是年輕女性。”茶行負責人陳源隆說,18日下午3時30分,臺灣導游曾慶華帶著19人的廣東團前來,大家很高興地聊天、喝茶。當天該團在店內停留一個小時,團員都表示很喜歡喝阿里山茶,有人買茶葉,有人買手工藝品,離開后即轉往花東。昨日,他拿出監(jiān)視器,打開畫面,看著團員們喝茶的身影,感觸很深。陳源隆說,將會把這些錄影畫面提供給旅行社。
海旅會:希望臺方保障島內3萬余名大陸游客安全
國家旅游局的數(shù)據(jù)顯示,目前在島內的大陸游客達3萬余人。海峽兩岸旅游交流協(xié)會希望臺方努力保障大陸游客赴臺旅游安全。
海旅會表示,目前仍有20名游客
下落不明,希望臺方繼續(xù)加大搜救力度。鑒于目前在島內大陸游客達3萬余人,且近期每天仍有約三千人入島,希望臺方繼續(xù)努力保障大陸游客赴臺旅游安全,對可能出現(xiàn)的次生災
害和景區(qū)景點可能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必要的評估和安全提示。
臺旅會表示,災害發(fā)生后,臺方已立即啟動緊急應變工作機制,并將繼續(xù)加緊搜救,全力做好事故處理工作,搜救工作現(xiàn)仍在緊張進行。目前臺灣旅行商業(yè)同業(yè)公會總會和臺灣品質保障旅游協(xié)會已牽頭成立“10·21旅行公會蘇花事故應變小組”,招募了60名志愿者,負責失蹤游客家屬入島后的接待工作。
連線成都
成都在臺400名游客一切平安
記者了解到,當天成都熊貓旅游國際旅行社正好有一個19人的團隊游客在蘇花公路上經歷了這驚魂的一刻。“我們的旅游車在蘇花公路上剛剛沖過塌方路段,泥石流就從山上沖下來了,要是晚5秒,我們就被泥石流砸中了。”經歷了驚魂一刻的導游這樣描述當時的場景
記者昨天從成都各大出境游旅行社了解到:目前接到團隊報告,成都在臺灣境內約有400名游客,均一切平安。同時,受此次臺風影響,計劃從蓉發(fā)往臺灣旅游的團隊全面暫停,視航班情況至少延緩出發(fā)。
華西都市報記者江瑋
看到大巴倒栽蔥般掉下山崖人車墜?蛛S洋流向北漂
臺灣蘇花公路失蹤人員搜索已過了“黃金72小時”,已判定失蹤的28人(其中包括20名大陸觀光客及領隊人員)依然杳無音訊。有目擊者表示,看到蘇花公路114.5公里處,有輛尾部是白色的游覽車如“倒栽蔥”般掉落山崖。
該目擊者并強調,當日雨量“真的很大”,尾部是白色的游覽車沒有被土石“壓到”,而是遭土石推落公路。
此外,該目擊者還表示,在尾部是白色的游覽車前方還有一部紫色的游覽車遭土石掩埋。
創(chuàng)意旅行社陸客團19人連同臺灣導游、游覽車司機共21人,迄昨仍失蹤,連他們搭的游覽車也不見蹤影,宛如人間蒸發(fā)。由于出事的蘇花公路路段地形險惡,斷崖下就是深二三百米的大海,還有強勁洋流經過,專家懷疑可能連人帶車墜落大海,并隨洋流往北沖至龜山島或釣魚臺列嶼海域。海洋大學蘇澳辦事處主任李俊雄表示,臺灣東海岸太平洋既寬且深,且洋流多向北流,越接近外海的黑潮流速越快,來往船只都會借力順勢往北,但若遇大潮或臺風,陸地大水沖入海才會造成沿岸海流流向改變。
揭秘
善后
失蹤游客家屬:
活要見人死要見尸
24日傍晚,珠海旅游團18名在臺失蹤游客的家屬閉門商討一個多小時后,失蹤游客袁敏的哥哥袁少威代表所有家屬向媒體表示:要求臺灣當局全力搜救失蹤游客,“活要見人,死要見尸”;若這個旅行團真有不測,所有人、物要帶回珠海。
袁少威說:“我們18個家庭一致認為,這次事件是三分天災,七分人禍。為什么被困的500多人都是大陸游客,為什么外國游客都是被困酒店?超強臺風來襲,大陸從海南到浙江都嚴陣以待,這樣的惡劣環(huán)境下繼續(xù)出車是不負責的,特別是這條路上有懸崖,下有峭壁,又下了幾日的大雨,誰授權出車?旅行社只顧企業(yè)效益而不顧游客安全,我們應該追究旅行社的責任。
據(jù)拱北口岸中旅副總經理陳文濤稱,所有準備赴臺的家屬證件今日可辦妥,最快今日即可赴臺。
蘇花公路:絕美的“死亡之路”
19名珠海游客(包括導游)消失在臺灣的蘇花公路,至今音信皆無。這到底是一條怎樣的公路?“一邊是太平洋,一邊是懸崖峭壁。”這名臺灣人士如此概括蘇花公路的獨特。
據(jù)其透露,蘇花公路全程總計308公里,其歷史可追溯到1874年。狹窄、險峻、彎道多依舊是蘇花公路的最大特點。“行經斷崖路段,車中旅客往往無法看見道路的邊緣,僅見低處海色,駕駛車行左旋右回,讓人驚恐不已”。
這位臺灣人士談到,由于蘇花公路沿途經過多處山峰,而這些山體大多以土石結構為主,很容易發(fā)生塌方或滑坡,并造成人員傷亡。也正因如此,從上世紀70年代起,途經該公路的重要客貨運輸均已轉向鐵路,蘇花公路則轉為以景觀公路、采石運礦和區(qū)域性交通為主。盡管如此,從2002年至今,蘇花公路曾經發(fā)生過7次較大的塌方事故,而這次事故也是該公路78年來最嚴重的一次。“每逢下大雨,當?shù)鼐蜁饴?rdquo;,有當?shù)厝耸可踔练Q之為“死亡之路”。
盡管蘇花公路險情不斷,但其是從花蓮到宜蘭的唯一一條公路。而另外一個重要原因是:臨海通道的沿途風光已成為臺灣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美麗而氣勢磅礴的太平洋風光盡收眼底,加上懸崖峭壁,讓人在驚恐中留下無法磨滅的記憶”。
19名珠海游客已經失蹤三天有余,為何至今的搜救工作未取得大的進展?該人士告訴記者,由于蘇花公路一邊是太平洋,一邊是懸崖峭壁,使得挖掘救援設備很難進去,即使從空中救援難度也比較大,只能從滑坡的兩端分頭進行。“隨山石被埋進大海也有可能的,這雖然聽起來很殘酷,卻也是事實。”
遇難者家屬
可獲賠500萬臺幣
昨日上午,記者從中國平安獲悉,該公司經過排查,截至目前,已經失去聯(lián)系的20名大陸人員中,確認有5名平安客戶,累計保額約104萬元。臺灣“內政部長”江宜樺昨日在“立法院”指出,“內政部”比照莫拉克臺風標準,致送罹難者家屬每人臺幣100萬元,而陸客并未在“內政部”發(fā)給急難忍助金的對象之內,所以無法適用。不過,根據(jù)他的了解,陸客都有投保旅游平安保險,每位罹難者家屬應該可以領到500萬元臺幣。
本組稿件綜合新華社、宗欣、《環(huán)球時報》、《法制晚報》、《新快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