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與繼父借錢為孩子治病,希望生父也出一份力
今日早報愛心救助金昨啟動,已匯出3萬元作為孩子醫(yī)療費
□本報記者 陳翔
麗水,青田。
躺在病床上的15歲少年殷俊勇,一想到媽媽,似乎就忘記了疼痛。“我想見媽媽。”是他唯一不斷重復的話。
幾百公里外,杭州。
還在做月子的媽媽夏女士,雙眼紅腫。眼淚流了擦,擦了又流。“孩子,我們不會放棄你的!再苦再窮,也要湊錢給你治病。等媽媽身體好一點,就去看你。”
昨天見報的《15歲尿毒癥少年獨居旅館三個月》一文引起社會各界較大反響。杭州市慈善總會與今日早報協(xié)商后,決定為這個多難的家庭,啟動“今日早報愛心救助金”。
昨天傍晚,3萬元救助金匯入麗水慈善總會的賬戶,作為殷俊勇的醫(yī)療費。
10平米的家擠著5口人
“我們從來沒有想過放棄俊勇!”電話里,殷俊勇的繼父余先生說。“雖然我們家條件不好,很困難,但我預支工資、向親戚朋友借錢,也沒停止過給俊勇治病。”
余先生白天要上班,所以記者與他約好在晚上7點。不料,余先生70多歲的父親老毛病又犯了,要先送醫(yī)院,采訪又推遲到了8點。
8點過后,記者趕到章家壩。此時的余先生,剛剛安頓好家人。雖然已是夜里,但一踏進大門,還是有一股熱浪撲面而來。
10平方米左右的房間里,擠著兩張床、一臺舊冰箱、一張飯桌。沒有廚房,鍋碗瓢盆擠在小小的衛(wèi)生間里。
除了余先生的父親,在樓下租了間更簡陋的、只有幾平方米的房間外,其余5口人,都擠在這間屋子里。
緊挨的兩張床,一張余先生兩夫妻和兩個孩子(一個剛出生,還有一個是20月大的男孩)睡,另一張夏女士的母親睡。
從沒想過要放棄孩子
“我做銷售,一個月賺2000多元,好一點的話3000元,房租500。除了家用,省下來的都寄回去給俊勇治病了。”夏女士沒有工作,整個家就靠余先生支撐著。
夏女士說,俊勇從小身體就不好。“養(yǎng)不胖,個子也比一般孩子小,臉色蠟黃蠟黃的。去醫(yī)院看,又查不出什么毛病。”
俊勇被確認患有尿毒癥,是在2007年10月。之前,他一直跟著爸爸在溫州。“那時我已經(jīng)離婚了,他去了西班牙,我在杭州。他打電話給我,說孩子得了尿毒癥,讓我把孩子帶走。”
夏女士把俊勇帶回了麗水老家,給他安排好學校和醫(yī)院,就回了杭州。每個月回麗水兩三趟,看看孩子,給點醫(yī)藥費?∮碌牟∏橐恢北容^穩(wěn)定。
今年5月,夏女士的肚子已經(jīng)有六七個月大了?纯∮碌牟∏橛兴棉D(zhuǎn),就留下5000元,挺著肚子回了杭州。
“每隔兩三天,我就給他打電話,他說藥在吃,說錢不夠了,我們就再借錢給他寄回去。”沒想到,俊勇不知什么緣故,并沒有把錢拿去治病。病情一耽誤,惡化了。
8月初,夏女士生下了小兒子。8月底,得知俊勇病情惡化,還在坐月子的她,整個人被抽空了,發(fā)起了高燒,又中了暑。她想回麗水去看俊勇,可身體哪里吃得消。
又要照顧妻兒,又要拼命賺錢,繼父余先生也無暇分身。“這幾天準備跟單位請個假,去看俊勇。他媽媽還要過段時間才能去。”
“這是我兒子,我不會放棄他的!”抱著小兒子,夏女士的手在顫抖,眼淚不停地流。“再苦再累,我們也不會不給他治病的。”
俊勇的爸爸
來看看孩子吧
夏女士說,前夫出國有3年了,只給她打過一個電話,而且再沒來看過俊勇。“他說離婚了,法院把孩子判給了我,就是我的,他不管了。”
“本來我們自己苦點,還是能養(yǎng)活孩子的,我也不要他付撫養(yǎng)費?涩F(xiàn)在孩子病成了這樣,我們真的沒錢。”
余先生說,除了向親戚朋友借錢,他還向單位預支了幾個月的工資。他只希望,俊勇的生父能看在親生骨肉的份上,來承擔一部分的醫(yī)療費。“就當是我們向他借的也行,只要他肯出錢救孩子,我們就打欠條。”
余先生說,之前一直和俊勇的大伯聯(lián)系。“可他現(xiàn)在看見我的號碼,都不接電話了。在俊勇這件事上,我們希望兩家人一起面對。畢竟孩子是無辜的,最重要的就是先治病。”
余先生的手機里,還存著俊勇爸爸在西班牙的電話。“從來沒打通過。”
記者試著給兩個號碼都打去電話,始終無人接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