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面試直播過程中,針對評委提出的題目,演播廳變成了候選人們的論壇,就連在電視機和電腦屏幕前"觀戰(zhàn)"的市民和網(wǎng)友們,都展開了激烈的爭論和評說。
在直播浙江工商大學副校長面試的過程中,工商大學的同學們也在積極地評說8名候選人。學生小張說,他認為校長或副校長應該由學術水平較高的專家學者來擔任。如果沒有較高的學術成就,那就不能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校長。
但也有學生認為,教授、專家還是一心一意搞學術比較好,如果搞行政、當校長,到時候有可能既荒廢了學術研究,又搞不好學校管理,落得"兩頭空"。所以,應該讓行政管理人才做校長。
百萬網(wǎng)友關注,"賽場選馬"能否真正選出"良駒"?
其實,電視直播干部選拔考試的地區(qū)不止浙江一個,此前,重慶、南京、及山西等地都曾不約而同地對官員選拔、競聘及答辯進行過電視直播。浙江組織部長斯鑫良說:"用公開、競爭的辦法選拔干部,變'伯樂相馬'為'賽場選馬',打破干部選拔任用的視野局限,有利于在更大范圍內選人,選出更好的人,實現(xiàn)好中選優(yōu)。"
環(huán)保局副局長職位和浙江工商大學副校長的職位面試直播引起了百萬網(wǎng)民的關注。據(jù)統(tǒng)計,截至24日中午12時,省環(huán)境保護局副局長職位面試直播頁面的訪問量達到了80萬人次,6萬網(wǎng)民同步收看直播;截至24日17時,浙江工商大學副校長職位面試直播頁面訪問量也達到26萬,有5.1萬網(wǎng)民同步收看直播。
對于這種競爭性選拔的方式,不少市民和網(wǎng)友發(fā)表了自己的觀點。不少人認為,面試直播能讓觀眾直接感受面試人員的真才實學,同時也能形成一種導向,就是領導干部平日不能只是照本宣科,更應有自己的思考。
與同事一起收看了電視直播的市民王小姐認為,這是一種全新的嘗試,有利于落實群眾對干部選拔任用的知情權和監(jiān)督權,揭開了以往干部選拔的"神秘面紗",既能有效監(jiān)督應試者,也能有效監(jiān)督評委。
不過,也有人擔心,"賽場選馬"畢竟不同于"演講秀",如果不注重相應的配套措施,演講面試直播極可能淪為光說不練的"秀場"。
浙江大學中文系研究生商意盈認為,參加面試的候選人在回答問題時存在空話、套話較多的現(xiàn)象,談到具體工作措施都是大而全,廣而泛,有點像領導講話和文件精神的又一次公開傳達。此外,每名候選人的面試時間只有20分鐘,僅回答4個問題,"是否真能完整反映他們的專業(yè)能力和綜合素質很難說"。
網(wǎng)友"熱風"指出:"演講答辯還存在極大的道德風險。嘴上說得好,實際也做不到,這就是道德風險。在面試選拔中,干部為了展現(xiàn)自己最佳的一面,為了迎合評委與公眾,可以說得天花亂墜,但是,一旦當選,他在面對諸多的利益博弈中,就會遵循'潛規(guī)則'。唯一的辦法就是保障公眾的參與權和監(jiān)督權。"
對此,不少人建議,在今后的干部選拔面試直播中可以加入市民、網(wǎng)民和候選人積極互動的環(huán)節(jié),讓廣大觀眾通過電話、網(wǎng)絡提問的方式,進一步考察候選人的素質,同時也擴大公眾的監(jiān)督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