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騎壞幾部自行車,歷經(jīng)16年,跋涉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qū)915個縣市29個民族地區(qū),總行程9萬公里。他便是大山深處湖北省興山縣農(nóng)民徐天河。他16年如一日,支持北京申辦奧運會、支持北京舉辦奧運會,堪稱深山的奧運奇人。
徐天河近照
1992年奧林匹克日徐天河從興山縣城出發(fā)
一個農(nóng)民,一輛自行車,一份十六年割舍不了的奧運情結(jié)
湖北省興山縣農(nóng)民徐天河,為了表達(dá)對奧運的支持,騎行16年跋涉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qū),他的腳步踏遍了大半個中國。
徐天河說,“在16年騎行途中,我先后向薩馬蘭奇先生和國際奧委會寄信10封,郵寄巨幅簽名條幅10多幅。途中還有10萬人為我自己制作的支持北京奧運橫幅簽名,蓋公章、郵戳各數(shù)千個”
“我還將郵戳組成‘中國百萬里騎車爭奧運’、‘誓接五環(huán)旗’、‘迎接北京奧運會’、‘2008 .8 .8 ’幾大橫幅,寄送給了北京奧申委、奧組委”。
徐天河在宜昌市城區(qū)舉辦過三屆“奧運會中國獎牌榜填展月”,組織殘疾人象棋比賽一次,組織迎香港回歸、迎三峽工程大江截流兩次登山活動,組織迎澳門回歸世界之奇表演兩次,他還著有《騎到北京奧運會(1992-2008)》等書。
徐天河的故事是個傳奇。雖然他只是湖北興山縣的一個普通農(nóng)民,然而他用行動證明了他并不普通。16年他經(jīng)歷了風(fēng)風(fēng)雨雨,經(jīng)受過艱難挫折,但這絲毫不能削減他支持奧運,繼續(xù)前行的決心。在他心里裝著的是中國普通老百姓平凡但熱切的奧運情結(jié)。這份情結(jié)改變了他的生活,成為他騎行不止的堅強動力。
徐天河說,“1992年的那個時候我還在鄉(xiāng)村做中學(xué)教員,但我心里一直都覺得我應(yīng)該做點事情,于是就想用實際行動支持北京申辦奧運會。當(dāng)時我已經(jīng)40多歲了,很多人還是很擔(dān)心的。不過我想人活著總要做些事情。我就變賣自己所有家產(chǎn),騎著一輛永久牌自行車,就上路了”。
1992年11月徐天河騎行到祖國最東端烏蘇鎮(zhèn)
1993年7月徐天河在海南三亞天涯海角
1995年5月徐天河在祖國最西點斯姆哈納與駐守官兵合影
十六年一路騎行,一路艱辛,一路追逐中國人對奧運的夢想
“其實整個過程還是有蠻多艱難的。1992年12月,我背著炒面、鐵鍋,冒著冰雪大風(fēng)在吉林樺甸奔走,一不留神摔折了左胯骨,幸虧碰到了好心的樺甸農(nóng)民王存理,他趕著牛車駛行40余里,將我送到吉林市醫(yī)院救治,一路上我遭遇了很多的磨難,都是當(dāng)?shù)孛癖姛o私地救助我,讓我一次次的趟過了難關(guān)……我很感激他們”。徐天河說。
1993年9月24日這一天,已經(jīng)在祖國28個省市自治區(qū)游歷宣傳,行程達(dá)3萬多公里的徐天河遭遇一年多征程以來最沉重的心理重創(chuàng)。當(dāng)天,時任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宣布第27屆奧運會主辦城市是悉尼,北京申奧落選,當(dāng)時正在云南羅平縣的徐天河得知此消息后,他瞬間體味到了悲喜兩重天巨變的痛苦滋味。
徐天河騎行各地收集的郵戳
徐天河發(fā)起的迎奧運簽名活動
徐天河說,“那次申奧的頭一晚,我一晚都沒有睡著,為了期盼奧運會能在我們自己的國家成功主辦,我還特地買了五掛2000響鞭炮,祈求中國申奧成功準(zhǔn)備慶祝慶祝的,最終還是失敗了。五掛鞭炮還是沒能見證那一刻,當(dāng)時真是很難過啊……”
“1997年,雅典申奧成功,我的夢想再一次落空。不過這次我沒有落下眼淚,我當(dāng)時就只有一個信念:祖國一日申奧不成,我也一日永不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