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空運能力不足美5%:運20解空軍燃眉之急
2015年1月26日,中華鯤鵬運-20橫空出世,讓國人繼殲-20和“遼寧”號出現(xiàn)之后又狠狠的振奮了一把。長久以來,受限于國土防御的戰(zhàn)略影響,我國空軍的空運能力成為中國空軍木桶上那塊最短的那塊板。運-5,運-7,運-8,運-12等飛機組合起來的國產(chǎn)化運輸機團隊讓中國運輸機在海量的軍隊空運需求面前杯水車薪。
架二手伊爾-76MD的引進雖然稍微增強了空運能力,但與世界運輸機強國相比差距還是很明顯,導致我國空運能力甚至不到美軍空運能力的5%。
為了改變這種情況,運-20計劃于2007年上馬,2013年完成首飛,其氣動布局與C-17非常相似,且空運能力和C-17相差不多。據(jù)估算,運20的載重量達到66噸,雖然仍然少于C-17的77噸,但考慮到運20動機推力要小于C-17,這個10噸的差距將會在未來的新發(fā)動機WS-20上馬會被快速彌補。
中國運20頭部特寫
運-20和C-17的氣動布局基本一致,載重,長度,高度,翼展等各項數(shù)據(jù)都比較接近,因此可以根絕C-17的作戰(zhàn)性能來估算運-20的作戰(zhàn)性能。 C-17的最大航程7778千米,增程型為10389千米,而運20的航程約為7800千米,這與C-17原版相當。
中國運20空投軍用物質(zhì)
使用4具普惠F117-PW-100渦扇發(fā)動機,而運-20目前使用4具俄羅斯的D-30KU發(fā)動機,推力不過12.7噸,與中國空軍現(xiàn)役伊爾-76的發(fā)動機同款,遠遠遜于C-17掛的F117-PW-100發(fā)動機的18.3噸推力,這也導致了雙方有10噸的載重差距!
此外從機身來看,C-17的機身要比運20寬一些,C-17的機身內(nèi)貨倉寬度為5.5米,能并排放下兩輛“悍馬”,運20應該做不到,但在運輸坦克方面兩種機型應該都只能運輸一輛,C-17可以裝下一輛M1A2坦克,我國最先進的99式坦克重量在51~58噸,運20也完全可以搭載。
可以搭載大致1個連的102名傘兵作戰(zhàn),而運-20同樣也可以搭載一個傘兵連。 此外根據(jù)央視報道運-20的最小起飛距離僅有600米,這要比C-17的2360米低的多,就導致了運-20可以進入的機場要比C-17多的多。適合的作戰(zhàn)區(qū)域也就大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