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默克爾的政治需要。
默克爾繼續(xù)連任本來是沒有一點問題的,但最近卻問題來了。據(jù)最新的民調(diào)顯示,超過半數(shù)的人希望默克爾不再連任。為什么短期內(nèi)突然出現(xiàn)這樣的狀況,很重要的原因在于,默克爾在對待敘利亞難民的態(tài)度上出了問題。之前,德國政府主張,張開懷抱接受敘利亞難民,這讓德國民眾感到很不痛快。特別是在巴
恐襲發(fā)生后,這又讓民眾增加了恐懼。經(jīng)此事件,德國選民對默克爾的支持程度開始下降。
在這種情況下,默克爾需要做點什么來回應選民的質疑,以避免自己政治上遭遇滑鐵盧。如今,世界都在積極打擊IS,德國此時強硬出擊打擊IS,對默克爾來說就是最好提高支持率的方式。
伊拉克采購中國炮彈打擊IS
五、歐盟需要強化對外戰(zhàn)略合力,爭取未來中東談判桌上的籌碼。
在俄羅斯軍事介入中東后,占豪即第一時間做過分析,中東的博弈格局要改變了,世界重新排列組合、重新構建新的秩序體系的進程加快了。由于現(xiàn)在中東是大國較量的焦點,歐盟作為中東最直接的利益相關方,需要在談判桌上拿到足夠多的籌碼。然而,問題在于,之前在中東敘利亞問題上歐盟嚴重受制于美國
現(xiàn)如今在普京改變了中東格局后,歐盟急需深度介入以形成歐盟對中東影響的合力,從而爭取在未來敘利亞問題(中東秩序構建)談判桌上的更多籌碼。
六、強化德法同盟關系的同時,尋找進一步與俄羅斯關系緩和的機會。
德國出擊敘利亞打擊IS是受法國之邀,法國邀德國一方面是因為自身實力問題,另一方面也是拉虎皮做大旗,德法共同行動更有分量,效果會更好。對德國來說,接受法國邀請有些義不容辭。
疑有華人參加國際團助敘利亞打擊IS
另外,我們也知道,默克爾一直不想和俄羅斯的關系鬧僵,一直想盡量避免白宮推動的歐俄新冷戰(zhàn),所以哪怕在西方國家制裁俄羅斯時也不斷緩和與俄羅斯的關系,甚至在2015年5月9日不能出席俄羅斯紅場閱兵的情況下,第二天專門訪問莫斯科以示補償,F(xiàn)如今,俄羅斯正在打擊IS,這完全符合德國和歐盟的利益。如今,借機與法國一起打擊IS,又有了和俄羅斯進行軍事合作的機會,這樣一來可以緩和歐俄的關系。
當今世界,由于IS的肆虐,俄羅斯果斷軍事介入敘利亞打擊IS的行動,不但使得中東格局大大改變,甚至整個世界的秩序重組進程都因此在加速。這種格局,必然會引發(fā)越來越多的國家行動起來,去爭取更多的外部利益,F(xiàn)在,德國動起來了,未來還會有更多的國家因此動起來。包括中國,將來應該也會因此而動起來,只是在動的方式上,動的方向上,中國會有與西方完全不同的選擇。對此,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