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壓力
防止有人阻路等破壞行為
媒體普遍認為,鑒于印度長期以來對尼泊爾的影響,尼泊爾此次決定向中國求援,首先是受現(xiàn)實形勢所迫,印方長期非正式禁運已經(jīng)使得尼泊爾整個國家和社會的運轉陷入半癱瘓狀態(tài);其次也有降低對印度依賴的長期戰(zhàn)略考慮。
印度對于尼泊爾政壇的影響可謂有目共睹,有媒體稱之為“印度恐懼癥”。9月20日尼泊爾通過新憲法后,為了安撫南部特萊平原上的抗議人士和討好印度,尼泊爾政府一直表現(xiàn)得非常小心,反復聲稱憲法可以修改,只字不提從其他國家進口油氣的事情。
甚至有網(wǎng)民評論說:“沒有政治家敢得罪印度,沒有政治家敢從中國進口油氣。”10月16日,尼泊爾共產(chǎn)黨(聯(lián)合馬列)主席奧利在議會首次以總理身份發(fā)表演講時,把印度給尼泊爾制造的麻煩稱為“沒有宣布的封鎖”。這是尼泊爾政府首次用“封鎖”的字眼,而印度實施非正式禁運已經(jīng)超過3周。即便如此,尼總理辦公室事后還反復向印方解釋。
圖為尼泊爾陸軍
在得知中國愿意向尼泊爾提供燃油的消息后,有印度背景的一些尼泊爾政治勢力開始公開反對和干涉。
對此,尼泊爾軍方消息人士表示,一旦來自中國的燃油運入尼境,為了防止有人阻路等破壞行為,尼泊爾將出動軍隊,護送燃油順利運抵加德滿都。正是出于安全等方面的考慮,尼泊爾政府一直沒有公布中國燃油何時進入尼泊爾。 尼泊爾石油公司發(fā)言人提帕克26日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說,本周將派出四五十輛運油車前往吉隆口岸接收來自中國的油料,但無法告知具體時間。當被問及如何保證運輸安全時,他表示“政府會做安排”,但拒絕透露更多細節(jié)。
破冰之舉
希望中方“免稅降價”
尼泊爾經(jīng)濟對印度的依賴程度超過了60%,而且與印度貿(mào)易存在巨大的逆差,并不斷擴大。
在油氣方面,尼泊爾長期以來100%依賴印度。40多年來,尼泊爾石油公司獨家壟斷經(jīng)營尼泊爾的油氣供應,而印度石油公司是其唯一合作伙伴。上一個財政年度,尼泊爾從印度進口燃油總價值為11億美元,占到尼泊爾進口總值的22%。受政治因素影響,印度石油公司近來違背與尼方簽訂的商業(yè)合同,以“上頭有指 令”為由,大幅度減少燃油提供量。
中國運油車隊
為了與中國達成購買燃油的協(xié)議,尼泊爾派出由尼泊爾駐華大使馬斯基率領的政府代表團,于26日前往北京。
馬斯基在行前對媒體記者說,從中國進口油氣是一個歷史性的“破冰”,但就價格而言,希望不會高于當前尼國內(nèi)市場價格。尼政府希望中國政府能夠免除關稅,盡可能降低油料價格!
長期從事運輸貿(mào)易的尼泊爾商人潘迪告訴記者,以10月5日的售價為例,在中國和印度兩國國內(nèi),每升汽油的零售價格幾乎相同。由于距離遙遠等因素, 相比從印度進口,從中國進口燃油的價格會貴一些,但從戰(zhàn)略角度考慮,能夠確保尼泊爾除印度之外另有選擇,對保證國家能源安全尤為重要。